經長郭智輝:千億撥補台電助企業度難關非常重要 儘量維持下半年不漲價
經濟部長郭智輝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產業正面臨關稅挑戰,電價不宜波動,撥補千億對台電財務非常重要,將向電價審議委員報告電價調漲影響百工百業,「儘量維持下半年不漲價」,若最後撥補落空,台電也只好繼續舉債。

行政院日前送出匡列新台幣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中1000億元預計用於撥補台電,但遭在野黨以錯誤能源政策為由反對。
郭智輝無奈表示,「大家都一直在這個問題裡面打轉」,認為台電虧錢是因購買太多綠電導致,但台電近2年外購綠電僅占總支出約1成,虧損是因俄烏戰爭導致石油、天然氣漲價所致。
他也強調,虧損更非能源政策拖累,核三廠2號機17日停機前,核電占比僅3%,除役後對電價影響微乎其微。台電員工都很努力想辦法撙節費用,減少非必要的支出,此時若能獲得1000億挹注,「同仁會有更大的信心,表示國家也在重視他們的努力」。
若在野黨堅決反對千億預算,郭智輝直言,產業界正面臨關稅挑戰,「實在是撐不起電價再增加」,這次因應美國高額關稅座談會舉辦20幾場,「總統都親口問業者,你們要1人分1萬,還是我拿1000億來幫助台電?」,業者一致表示千億撥補要緊,尤其現在逢90天關稅豁免期,正加速趕單。
郭智輝表示,此時由政府透過歲計賸餘撥補給台電,也是希望9月能不漲價,支持廠商的競爭力。
他指出,台電近年因凍漲電價吸收6000億元成本,但只得到500億元補貼,其餘2000億元為增資,無助帳面虧損,更別說113、114年撥補千億預算都被砍掉;台電也因財務狀況持續惡化,一年就要付出300多億元利息。
經濟部將在9月舉行電價審議會,他表示,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都同意,當務之急是協助產業度過難關,電價不宜有波動,千億撥補非常重要,會向電價審議委員報告,電價調漲將影響百工百業與民眾生活,「儘量維持下半年不漲價」。
若最終千億撥補落空,郭智輝說,除如實報告台電財務以及產業反映電價壓力,台電也只好繼續借錢、發債,例如發行較為長期公司債。
台電現行發債期限最長10年,近3年預算編列的發債金額都逾千億,實際發債金額視市場利率走勢與公司收支情形而定,例如113年原編列1500億元,後因央行上調利率,經綜合評估資金成本後,選擇其他管道籌資,因此發債金額下降。至於今年發債預算1500億元,截至4月底發行116億元。(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