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觀察|高雄綠初選戰混亂「億級銀彈」衝民調數字 湧言會觀望、正國會恐棄保

觀察|高雄綠初選戰混亂「億級銀彈」衝民調數字 湧言會觀望、正國會恐棄保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對2026大選佈局,目前高雄戰場最為混亂,綠委林岱樺、邱議瑩、賴瑞隆、許智傑均展現「戰到底」氣勢,新系無望整合,湧言會、正國會內部對選將也各有所好,近期民調4位跟藍委柯志恩差距起伏不定,綠營地方人士分析,高雄有明顯的「西瓜效應」,大罷免後,柯志恩氣勢起漲,加上風災重創南台灣,整體環境不利民進黨,進而反映在民調上。整體看來,綠新系戰將已錯過整合時間,勢必初選戰到底,湧言會、正國會尚在觀望,對誰當母雞仍未下最終決定。
幕後|退將季連成鎮壓花蓮縣府「乖得跟蛤蜊一樣」 一天5場會+夜間勘查如背值星

幕後|退將季連成鎮壓花蓮縣府「乖得跟蛤蜊一樣」 一天5場會+夜間勘查如背值星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搶救工作進入第10天,中央在光復台糖廠設立的前進協調所昨(1日)起升級,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接棒「總協調官」,因緋聞閃辭交通部長、消失一段時間的政院顧問李孟諺出任「副總協調官」,而季連成主持首場記者會的表現立刻引來熱議,只見季展現將軍氣場不怒自威,清楚條列式宣布工作調整,網友評論「敢假鬼假怪的通通小心被釘爆」。政院官員說明總協調官由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換為季連成,就像是「背值星」概念,不同階段因應工作需求而做調整。
觀察|林右昌參選曖昧「新北綠雙姝先戰」 賴清德要雪恥定找信得過、有贏面選將

觀察|林右昌參選曖昧「新北綠雙姝先戰」 賴清德要雪恥定找信得過、有贏面選將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擁全國最大票倉的新北,是藍綠白2026必爭之地,觀察近期民調,國民黨掌握20年的新北出現民進黨翻轉契機,但黨內目前僅蘇系立委蘇巧慧表態參選,隸屬正國會、兼具中央地方執政經驗的民進黨前秘書長林右昌態度曖昧未發聲,連參與新北淡江大橋合龍典禮也極其低調,被與會人士形容「存在感低」。另名浮上檯面的可能人選為親正國會立委林淑芬,空戰頻頻,罵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臭俗辣」之餘也酸蘇巧慧,為選戰添增戲碼,地方人士表示,林右昌曖昧不明,讓支持者困惑、看不到參選決心,除非林正考量其他選區,否則此刻「開大門走大路」是他最佳也不得不的出場方式。
幕後|林佳龍突破中國封鎖成功訪歐 「總合外交」路線奏效

幕後|林佳龍突破中國封鎖成功訪歐 「總合外交」路線奏效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率團赴歐洲,訪問捷克、義大利、教廷及奧地利,並出席「歐洲台灣文化年」系列活動,由於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歐洲行時間部分重疊,甚至先後造訪奧地利維也納,被視為突破中國外交封鎖的重要一步,涉外人士形容這是場「外交交鋒」,林佳龍這趟訪歐行背後呈現出台灣這一年多來透過「總合外交」走出的全新戰略格局,也是國際民主陣營以實際行動釋出友台訊號的具體展現。
內幕|柯文哲氣勢漲!民眾黨10日拍板2026提名辦法 白態勢「小事國昌、大事阿北」

內幕|柯文哲氣勢漲!民眾黨10日拍板2026提名辦法 白態勢「小事國昌、大事阿北」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9/8以7千萬元交保,在台北地院門口發表近7分鐘談話,離開北院短短200公尺走了17分鐘之久,數百名小草激昂追隨、高呼「阿北加油」,柯文哲搭車離去前喊話「絕不投降、絕不屈服、繼續努力」,振奮支持者也讓民眾黨地方選舉露出曙光。據掌握,民眾黨中央10日通過2026公職人員選舉提名辦法,確認遊戲規則,民眾黨核心人士表示,現任主席黃國昌「以柯意為圭臬」,包括提名、藍白合等必向柯文哲請教,後續黨務決策呈現「小事國昌管、大事看阿北。」
分析|綠委遍體鱗傷罷免又慘敗 賴政府因人事佈局敲響警鐘

分析|綠委遍體鱗傷罷免又慘敗 賴政府因人事佈局敲響警鐘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兩波大罷免失敗告終,民眾黨提出的「核三重啟」公投案「同意」、「不同意」票數落差懸殊,在在敲響執政黨的警鐘,行政院證實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下台,沒料到,閣揆卓榮泰也早多次向總統賴清德請辭被慰留。1年多來立法院狂亂、朝野對話失靈、民怨四起,追根究底恐來自主帥賴清德種的因,黨政人士指,府院黨的輿情指揮、作戰系統出了問題,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也認為,執政黨立委越幫忙辯解,政院越不會講話。
分析|黃國昌「反惡罷」贏了面子!聰明操作收服柯粉 藍白合深水區邁進

分析|黃國昌「反惡罷」贏了面子!聰明操作收服柯粉 藍白合深水區邁進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首波大罷免落幕,國民黨、民眾黨打著「反惡罷戰獨裁、護台灣」旗幟,召喚出比綠營支持者更多的「不同意罷免」票數,成功守住24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公職飯碗,在國會握有8席的民眾黨持續扮演關鍵少數,身兼黨團總召及黨主席的黃國昌操作得當,不僅穩固藍白合作關係、收服小草的心,也替2026爭取藍白合空間。
幕後|賴清德劃紅線釀大罷免挫敗! 一句話澆熄派系金主下資源動力

幕後|賴清德劃紅線釀大罷免挫敗! 一句話澆熄派系金主下資源動力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轟轟烈烈延燒6個月,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下達的動員令言猶在耳,首批24+1名單昨全敗北,讓綠營臉都綠了,下一批7罷免案更是剉咧等,「實在太難看了」「國民黨被玩成這樣,不會加倍報復回來嗎」是綠營內部的普遍擔憂。

追根究底,賴清德劃下紅線「禁談補選」恐是大罷免大失敗癥結,地方黨務人士直言,民進黨這次沒有綁選舉,大家各懷鬼胎,派系跟金主不會想放資源幫忙;而公民團體沒經驗,碰上國民黨執政縣市組織、地方動員,民進黨又被動協助,罷免結果是可預期的。
分析|藍贏罷免吃大補丸?2026恐分白一杯羹 學者勸朱立倫「此刻交棒最美」

分析|藍贏罷免吃大補丸?2026恐分白一杯羹 學者勸朱立倫「此刻交棒最美」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史無前例的大罷免,首波24+1戰役以藍白零失守坐收。然而即將到來的國民黨主席改選,學者一致呼籲現任主席朱立倫交棒,「這是卸任最美的時刻」,罷免成功並不代表藍營支持者認同朱立倫和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的「朱傅體制」,更不代表2026地方選舉、2028總統選舉穩了,另外國民黨也勢必要投桃報李給民眾黨,在縣市議員選舉上禮讓席次。
分析|大罷免後立法院狂亂「變本加厲」 學者:解方不在內閣改組是溝通

分析|大罷免後立法院狂亂「變本加厲」 學者:解方不在內閣改組是溝通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首批24+1投票結果,出乎意料以「0過關」收場,重挫罷團信心,民進黨扭轉國會少數的契機也破滅,事實上,這場高規格罷免行動,民進黨內部事前評估多區「有信心但沒把握」,有別傳統選舉模式依危急度下注資源,這回黨對全數罷區堅持衝到最後一刻,惟不敵國民黨總動員。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接受《知新聞》訪問,不約而同示警國民黨「變本加厲」的可能性,認為執政黨應重新檢討跟在野黨溝通合作的技術。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