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租引領中小微企業迎戰AI賽局!串聯產官學研觀點,擘劃智慧轉型新路徑

民生
2025/05/22 09:00
gene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文/陳薪智】從AI浪潮到關稅海嘯,中小企業面臨數位人才荒、產業競爭壓力、供應鏈變革等多維度挑戰。為迎戰策略轉型、產業升級,中租控股主辦的「2025中租中小微企業策略論壇」,5月中旬起,首場從台中啟航,集結產官學研多方觀點,提供實戰思維與應變路徑,攜手企業啟動智慧轉型,搶占下一波成長先機。

圖說:產業升級風潮正起,數位轉型刻不容緩,中租控股聯手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邀請產官學研精闢分析,直擊產業核心挑戰,打造AI導入的實務典範。 zoomin
圖說:產業升級風潮正起,數位轉型刻不容緩,中租控股聯手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邀請產官學研精闢分析,直擊產業核心挑戰,打造AI導入的實務典範。

中租迪和副總經理陳偉仁指出,在瞬息萬變的局勢中,迎戰AI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以中租控股為例,一方面專注經營利基市場、產業多角化經營以分散風險;另一方面,近年也導入數位工具如語音機器人、影像辨識軟體,改善流程、節省人力,提升營運效率。

圖說:中租迪和副總經理陳偉仁表示,公司會持續邁向數位化轉型,從線下到線上串聯完整的企消金產品項目,運用數據科學的管理風險,在服務客戶過程中拉近距離。 zoomin
圖說:中租迪和副總經理陳偉仁表示,公司會持續邁向數位化轉型,從線下到線上串聯完整的企消金產品項目,運用數據科學的管理風險,在服務客戶過程中拉近距離。

盤點AI部署現況與政府資源,企業必須踏出關鍵第一步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指出,「從2017年起,我們就知道人工智慧絕對會造成企業之間的差距急速擴大,AI實際正在改變企業的營運邏輯與價值創造模式!」然而,根據該基金會2024年的調查,顯示仍有39.4%的台灣企業對AI的認識處於初期階段。

對此,溫怡玲建議企業應趁早培養「AI五力」,包含攸關能源成本支出的運算力、整合內部營運資料的數據力、訓練模型的技術力、AI基礎建設的治理力,以及企業掌握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的創新力,進而建構具韌性又可信任的AI生態系。

溫怡玲建議,企業若要有效落地AI,可依循「需求與評估、試點與驗證、擴展與優化、完成AI基礎建設」四大階段,透過外部單位的協助,幫助企業從核心業務場景,找到最佳AI切入點。

圖說: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表示,當AI發展到極致後,品牌不可取代的信任度將更被凸顯,台灣資訊服務業者可發揮技術強項,以及可信任的國際形象,拓展全球AI生意。 zoomin
圖說: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表示,當AI發展到極致後,品牌不可取代的信任度將更被凸顯,台灣資訊服務業者可發揮技術強項,以及可信任的國際形象,拓展全球AI生意。

當企業勾勒出AI部署地圖之後,下一步就會思考可運用哪些資源,引進AI的效率事半功倍。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中區服務處副主任曾煥住分享,今年一月正式通過的「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其中「數位轉型」策略及周邊配套,即是企業建構AI工具的有力資源。這項計畫提供診斷服務,輔導企業導入通用型AI工具,推動產業型AI方案落地。另外,線上的「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也設有「AI主題專區」,合計91門課程供企業主及員工進修。

政府深知企業投入AI需要長期資源挹注,曾煥住鼓勵3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邀請員工選修相關AI及數位轉型課程,完成培訓後可向政府申請費用補助,每家企業上限10萬元。該計畫設有「馬上辦服務中心」單一窗口,不僅有專人電話諮詢,還輔以AI智能客服提供24小時服務,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沒有時差。

圖說: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中區服務處副主任曾煥住觀察「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上路後,中型企業的轉型腳步有加速,期待產業持續「以大帶小」的模式,呼籲企業攜手供應鏈夥伴一起同步升級。 zoomin
圖說: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中區服務處副主任曾煥住觀察「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上路後,中型企業的轉型腳步有加速,期待產業持續「以大帶小」的模式,呼籲企業攜手供應鏈夥伴一起同步升級。

打造利劍與盾牌!企業AI策略兼顧創新與風險意識

洞悉企業現況、瞭解政府資源之後,企業接下來就要進入「獨自升級」的修煉。若將AI比擬為武器,既可化為利劍拓展商機,也能是盾牌抵禦風險。在創新變革策略方面,成功大學品質與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呂執中指出,「AI比你想像的更接近你。」他發現,企業營運結合AI工具,已不再是「軟性要求」,而是「剛性需求」。他以金屬扣件業為例,外銷歐洲因應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要求,不僅需完成碳盤查,更應思考如何透過AI或數位轉型策略,降低碳排與營運成本。

呂執中直言:「外面環境一直在變,川普新政提出對等關稅已經發生,企業不得不跟著改變,第一步就是認清公司的任務及目標,透過變革提升營運效能。」因此他拋出三點建議,首先是企業從QCDS(品質、成本、交付、服務)及研發能力墊高差異化競爭力;其次是強化供應鏈創新(Supply Chain Innovation, SCI)提升透明度與永續性;最後是針對行銷策略,可利用AI落實精準行銷,讓AI在檢測、預測到創意方面,幫助企業持續創新變革。

圖說:成功大學品質與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呂執中建議企業從「數位化、低碳化、全球化」方向轉型,透過研發創造差異,再用AI精準行銷台灣。 zoomin
圖說:成功大學品質與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呂執中建議企業從「數位化、低碳化、全球化」方向轉型,透過研發創造差異,再用AI精準行銷台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數位轉型、AI應用過程,企業經營也不能忽略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中租保險經紀人副總經理蔡宏智就提到,現今從實體到虛擬的風險無所不在,像是客戶資訊外洩、營運系統被駭客攻擊、黑天鵝造成供應鏈中斷等等,如果長期忽視,不僅造成企業財務損失,連帶可能遭遇聲譽風險、法律責任風險,甚至毀掉多年建立起來的品牌價值。

立足「財產有價、責任無價」的思維之上,蔡宏智倡議企業主應建立起風控機制,將風險納入經營策略的一部分,如同投資研發、規劃行銷,風險控管也應是年度經營計畫中的一環。而「保險」正是風險轉嫁的工具,其中,責任型保險比傳統財產保險,更能防堵企業的不可控風險,可視為企業穩健發展的「備用輪胎」,有備無患。

圖說:中租保險經紀人副總經理蔡宏智提到,數位化與全球政經不確定的局勢之下,企業不能只聚焦「如何賺錢」,更應思考「可能賠錢的風險」,將風險思維納入企業營運計畫之中。 zoomin
圖說:中租保險經紀人副總經理蔡宏智提到,數位化與全球政經不確定的局勢之下,企業不能只聚焦「如何賺錢」,更應思考「可能賠錢的風險」,將風險思維納入企業營運計畫之中。

掌握下一波AI變革,企業實戰分享引爆商機

AI為何讓人又愛又怕?其中一項關鍵因素,就是它的發展腳步近乎「一日千里」,為了洞察AI未來的發展路徑,華苓科技董事長梁賓先分享值得關注的趨勢。首先是AI Agent將重構工作模式,人工智慧代理人將進一步具備感知能力、行動力與學習力,AI不再只是回應問題,而是能幫助人類完成任務。

另一個重要觀察是Hyper Automation(超智動化)重塑工作流程,當AI融合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光學字元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語音辨識、機器學習等多種技術後,有助於串起從業務、研發、生產、物流到財務,組成全流程的智慧化系統。

可預期的是,隨著AI知識含量不斷進化,AI掀起的工作革命不只是產生資料,更能轉化為知識圖譜,有助於人類做策略判斷。受惠AI賦能,梁賓先指出,未來決策者的價值不在於「懂技術」,而是擅長組織AI角色與協作情境,設計「試錯」環境有助於混合AI與人類一起共事,讓人類聚焦在創意、倫理、情感等難以取代又具有溫度價值的工作內容。

圖說:華苓科技董事長梁賓先提到,華苓以企業流程管理系統聞名,近年推出Lale社群平台、Lale EIM、超智動方案,幫助企業改善協作、溝通模式以順利邁向流程自動化。 zoomin
圖說:華苓科技董事長梁賓先提到,華苓以企業流程管理系統聞名,近年推出Lale社群平台、Lale EIM、超智動方案,幫助企業改善協作、溝通模式以順利邁向流程自動化。

除了知道未來AI發展路徑,中小企業主最關注的,還是希望透過AI的助力,加速獲利。獲得第一屆台北跨境電商新貿獎金牌獎的意碩整合行銷公司,執行長蔡建郎以6位員工創造出年營收2億元,關鍵就是善用AI創造商務奇異點。他強調,新形態AI電商已經誕生,企業主應該思考如何善用AI,「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把AI用在對的事物,讓人力去投入更有價值的任務。

蔡建郎點出,由於大型企業早有固定的採購通路,多數中小企業在傳統B2B參展現場,交換一堆名片也無法創造訂單,效益越來越低,現在的新顯學是透過網路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O)關鍵字品牌曝光。針對不擅長做網路行銷的企業,意碩整合行銷打造出「AI SEO智貿通系統介面」,幫助中小企業強化官網的SEO,進而拓展來自全球的網路商機。

圖說:意碩整合行銷公司執行長蔡建郎強調,新形態AI電商已經誕生,企業主應該思考如何善用AI,「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把AI用在對的事物,讓人力去投入更有價值的任務。 zoomin
圖說:意碩整合行銷公司執行長蔡建郎強調,新形態AI電商已經誕生,企業主應該思考如何善用AI,「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把AI用在對的事物,讓人力去投入更有價值的任務。

台灣中小企業繼續鞏固競爭力:強化經營五力、磨利AI武器

台灣中小企業超過163萬家,創造出銷售額超過28兆元、出口額達3.6兆元的商業奇蹟。換言之,中小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有巨大貢獻,在首場「2025中租中小微企業策略論壇」整個下午的知識接棒、腦力激盪後,中租迪和副總經理陳偉仁最後肯定表示,「期待中小微企業持續展現『問題解決力、轉型戰略力、數據決策力、團隊整合力、風控管理力』這五種力量,相信在AI賽道上,我們不僅要急起直追,更有機會彎道超車!」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