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幽靈連署搜索KMT台中黨部 檢調遭疑假調查扣4重要資料!檢方回應了

幽靈連署搜索KMT台中黨部 檢調遭疑假調查扣4重要資料!檢方回應了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地檢署偵辦罷免幽靈連署案,上周五(2日)指揮調查局搜索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並查扣相關罪證資料,不過國民黨台中市議會黨團今天(7日)召開記者會指控,檢調當天還查扣包括罷免連署書、國民黨過去小組造勢動員名單與小額贊助者名冊等資料,質疑檢調假借調查動作查扣無關罷免資料,要求反還市黨部。對此中檢澄清,並無查扣指控資料,目前扣案電磁紀錄仍在進行數位鑑識,若鑑識結果查有上述相關資料,扣押人可具狀請求發還並由檢察官依法處理。
蘇巧慧、黃國昌送康乃馨互別苗頭? 談罷免矛頭各指藍綠

蘇巧慧、黃國昌送康乃馨互別苗頭? 談罷免矛頭各指藍綠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2026新北市長潛在參選人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今早各自出席母親節慶祝活動「互別苗頭」,談及罷免議題,蘇巧慧認為國民黨應先把幽靈連署、有瑕疵錯誤、令人不解的部分說清楚,才有資格談其他事情;黃國昌則批指民進黨要負社會分裂的最大責任,民眾黨在關鍵時刻會號召支持者捍衛台灣的民主,不過對於是否協助新竹市長高虹安反罷免,他未正面回應。
「花蓮人準備好了!」罷傅崐萁連署破3.2萬份 微光花蓮明送件

「花蓮人準備好了!」罷傅崐萁連署破3.2萬份 微光花蓮明送件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罷免連署再推進,罷團「微光花蓮」明早將前往花蓮縣選委會,遞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的連署書,份數達3萬2777份,「花蓮人準備好了!」罷團表示感受到花蓮人對於國家現況的焦慮,期待花蓮能改變現況,同時讓花蓮人面對傅氏組織時不再恐懼、壓力。
被爆強闖民宅查罷免問「你藍還綠的?」 調查局回應了

被爆強闖民宅查罷免問「你藍還綠的?」 調查局回應了

【記者蘇柏銓、丁牧群/台北報導】檢調近期偵辦大罷免「偽造文書」案,如今卻傳出,有民眾遭調查局人員上門詢問是否簽署罷免吳思瑤提議人名冊,但卻未出示搜索票的情況,甚至詢問民眾「民進黨還是國民黨的?」,「地動刪瑤」召集人賴苡任痛斥,第一階段連署已經中選會查對結果,如今調查局還要上門騷擾民眾,令人質疑其目的為何?難道連補件都要辦一輪?
掛羊頭賣狗肉?反風力發電連署竟變成罷免 陳瑩氣炸:小人行為

掛羊頭賣狗肉?反風力發電連署竟變成罷免 陳瑩氣炸:小人行為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罷免連署如火如荼進行中,遭提罷免的民進黨原民立委陳瑩今質詢披露,有不肖人士把反「東成風力發電」連署書跟罷免連署書做惡意連結,誘騙原住民簽署,簡直是小人行為,她將採取法律行動。備詢的環境部長彭啟明也斥非常惡劣,環境部最近亦遇到類似事情,將併案檢舉平台跟特定集團造謠政府。
8藍委罷免連署數曝光!他擠下徐巧芯拿第一 沈伯洋:勿被藍白公投淹沒

8藍委罷免連署數曝光!他擠下徐巧芯拿第一 沈伯洋:勿被藍白公投淹沒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35名藍委罷免案二階連署進入倒數,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今邀集其中8個罷團掀牌連署份數,罷免藍委徐巧芯的「剷除黑芯」收取3.6萬份、超過門檻50%,而新北藍委洪孟楷的罷免連署書來到3萬7046份,更勝一籌,劍指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的「微光花蓮」目前收件1.8萬份,有望低空飛過法定門檻。
罷免二階倒數!徐巧芯連署破3.6萬 曹興誠喊話:民進黨做罷團側翼

罷免二階倒數!徐巧芯連署破3.6萬 曹興誠喊話:民進黨做罷團側翼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全台罷免立委二階連署進入倒數計時階段,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今(24)日公開表示,國民黨現已淪為中共在台灣的側翼,且動作積極,因此呼籲民進黨應挺身而出,呼籲「民進黨要做罷團的側翼」,義不容辭地肩負起政治責任,確保35位泛藍立委的罷免連署能夠順利通過第二階段門檻。
中常會放送罷免影片催連署! 賴清德讚「拍得很好」

中常會放送罷免影片催連署! 賴清德讚「拍得很好」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越燒越烈,50名被罷藍、綠委名單,其中40名二階連署將在5月截止,國民黨發起426凱道集結活動抨擊賴政府獨裁,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將率黨公職聲援,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在中常會未提罷免議題,不過,在會議結束前他播放黨內製作的第2支挺公民罷免影片,並大讚「影片拍得很好」。影片內容訴求勇敢出來除掉在國會毀憲亂政的藍委們,為一個更好的台灣,簽署罷免連署書,留下自己的名字。
司法雙標?黃呂錦茹遭聲押、綠營罷韓也爆幽靈連署卻不起訴 雄檢回應了

司法雙標?黃呂錦茹遭聲押、綠營罷韓也爆幽靈連署卻不起訴 雄檢回應了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台北地檢署偵辦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吳沛憶罷免案的連署涉偽造案,昨天搜索國民黨北市黨部,並聲押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4人,國民黨怒指賴政府司法追殺,並在臉書粉專重提當年綠營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時,不起訴書認定罷團難以查核資訊,對此,今天上午高雄地檢署僅回應,「針對具體個案之事實認定,不便作評論。」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