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專訪|走出學長前夫冷暴力 護理師離婚餓肚養3子:為孩子撐下去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母愛的光輝,照亮逆境中的堅毅!台南一位護理師「小妙」,離婚後獨自扶養3個年幼女兒,天未亮便響起溫柔號角,忙著準備早餐、盤點書包,一個個整裝護送上學,緊接著奔赴前線到醫院,承受四面八方的壓力,下班也片刻不得閒,各種洗、陪、哄到深夜,令她1年暴瘦17公斤,「既然選擇單親,就要勇敢堅強走下去!」她說,苦不能苦孩子,再三感激家扶中心伸援,「我一定要撐過去」。

今年34歲的小妙與8歲、5歲、3歲的3名女兒在台南新營租屋生活。她回憶起過往,在26歲時與同醫院的男護理師相戀,短短數月便閃婚,滿懷期待地迎接人生下個篇章,歷經不孕門診,好不容易盼到新生命的到來,她也隨之轉換跑道,到護理之家、啟智中心等正常上下班單位工作,當時丈夫則堅守大夜班努力賺錢,「辛苦卻很辛福。起初,一切都那麼美好。」小妙輕聲說道。
隨著時間推移,夫妻倆日夜顛倒的生活漸行漸遠,加上經濟壓力日增,丈夫常抱以冷言冷語,連她自掏腰包叫外送、去植牙也被嫌浪費錢,煮飯、打掃後休息滑個手機也會莫名挨罵,即便二寶、三寶的出生也難以撫平彼此裂痕與猜疑。她感嘆,大吵小吵不斷,尊嚴一點一滴地被消磨殆盡,這段婚姻僅維持短短6年便畫上句點,小女兒當時還沒滿周歲。

2023年7月,兩人簽字離婚,不到一週,小妙便帶著女兒們搬離了傷心地,請育嬰留職停薪,先在娘家住了九個月,直到2024年4月決定重新站起,一家四口搬來新營,一開始先在醫院兼職打工,每週20小時,月收約2萬元,前夫雖每月支付2萬4千元的贍養費,扣除學費、保險、房租等開銷,生活依舊捉襟見肘。巨大的壓力讓她暴瘦了17公斤。
所幸命運之神眷顧,隨孩子公托、上國小,小妙轉為正職,與病患閒聊中,得知北台南家扶中心的存在,她鼓起勇氣尋求協助,每月可獲5千元補助以及白米、麵條等物資,如同及時雨般澆熄蠟燭二頭燒的窘迫,終於可勉持度日。
如今,她仍舊努力生活著,清晨五點多天未亮,便開始了一場分秒必爭的戰鬥,煮早餐、備衣服,再一個個叫起床盥洗,輪流綁頭髮、換裝、吃東西,提著書包,大手牽小手進出電梯,接著請上車,先衝國小再轉戰幼兒園,安頓孩子進校後,又馬不停蹄趕到醫院上班,瞬間從溫柔母親變身白衣天使,面對著病人、家屬、醫生、主管,各種壓力接踵而至,彷彿沒有喘息的空間。
好不容易忙到下午5點下班,又迅速切換成無所不能的超人媽媽,接送孩子們回家,開始洗米、洗碗、洗奶瓶、洗衣服,煮飯炒菜請上桌,接著陪玩、陪讀、陪睡,晚上9點孩子進入夢鄉後,仍打起精神收拾雜物等家務,深夜11點才能入睡。日復一日,在週末才能稍微放鬆。
小妙坦言,單親媽媽的處境如同四面楚歌,每天忙碌工作與女兒,無止盡的循環,每天只能擁有短暫的自我修復時間,但如果有個孩子感冒,就等於全家中,「那幾天幾乎不用睡了...」

她也提到,護理工作繁重,有時連喝口水、上廁所、吃頓飯都是一種奢望,除了臨床實務,還得把各種文書報告帶回家做,最重要的是「薪水與工作量不成正比」,以及重視學姊制,常常留不住新人,流動率高。
小妙還說,職場的高壓讓她幾乎每月生病三次,也有十幾位同事因健康因素而離職,「我時常覺得快撐不住,但每當回到家,便告訴自己小孩還小,沒有人照顧他們,不能倒下去,不能辭職,就算生病也一樣。」
她語重心長指出,職場、經濟、育兒等生活上種種壓力令人喘不過氣,但忙到沒有時間去正視及面對這些困難。一但無力、無助,便告訴自己「這是自己選擇單親的,就要勇敢堅強的走下去,盡可能的去努力生活,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你會想看:
《知新聞》x全聯【母親節特別企劃】好文大募集──媽媽行為觀察日記
母親節即將到來!你是否曾停下腳步,細看默默為家人付出的媽媽,又添皺紋、黑斑、白髮。今年送點不一樣的母親節禮物,《知新聞》邀您敲敲鍵盤分享您眼中的媽,紀錄藏在生活細節裡的溫暖,寫下10至400字短文可抽500元禮券,買到最高CP的全聯母親節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