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北捷踹人事件|台灣厭老時代來臨!醫師:這次踹老人,下次就會踢小孩

生活
2025/10/01 10:17
知即及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台北捷運「優先席」(舊名博愛座)再度爆發衝突,發生老婦堅持坐優先席被踹事件,讓「優先席」再度引起討論。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為,「這一腳正式揭開了台灣社會厭老時代的來臨」,厭老與厭童正在流行;他並憂心「這次踹老人,下次就會踢小孩。」

北捷已在9月底前全數完成博愛座改名「優先席」。北捷提供 zoomin
北捷已在9月底前全數完成博愛座改名「優先席」。北捷提供

「厭老與厭童不是只有台灣,主要原因在於高齡化與少子化,然後社會轉變太快,形成了世代之間價值觀的差異」。

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粉專發文對此議題提出看法,他認為厭老與厭童的人,不曉得自己正在這麼做,就好比才幾年前,好多人在性別議題上也是不知自己在厭女或厭同。

他舉例,網路上有一個數萬人按讚的貼文,說是7歲小孩在速食店跟一個大人說你好醜,結果大人附耳回嗆說,我是20年後的你。這則貼文是抄襲國外,但抄的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只以為是笑話,其實,這就是一則厭童貼文。他又舉例,用「X髮魔女」來形容女性也是厭女的說詞。

 

國內進入高齡化社會。資料照。林林攝 zoomin
國內進入高齡化社會。資料照。林林攝

厭老厭童者增加

厭老的言論在網路上比比皆是,形成大規模集體運動則是表現在「取消博愛座」倡議,執政者把博愛座改成了優先席,改成只要有需要就能坐,也因此,北捷事件中年輕人也許就會認為,優先席跟其他位置沒什麼不同,而看在老婦人眼裡,以她對博愛座的長年認知來看,當然覺得難以忍受。

沈政男並提及,幾個月前網路上也有一波關於厭童的討論,甚至有人認為「如果不會管教小孩就不要帶出門」,這樣的反應就是一種厭童。高鐵「寧靜車廂」勢必成考驗,「大家等著看,下次如果有小孩在高鐵吵鬧,勸導不聽,然後爸媽對於勸導的人又出言不遜,會不會釀成踹小孩的事件。」網路上已有「帶兩個免票的小小孩卻霸佔捷運好幾個座位」這樣的貼文,厭童的氛圍已經在這個社會滋長。

 

台灣高鐵宣導寧靜車廂包含,椅背網袋宣傳卡等多元方式。高鐵提供 zoomin
台灣高鐵宣導寧靜車廂包含,椅背網袋宣傳卡等多元方式。高鐵提供

醫師:世代價值觀差異導致「看不慣」

為何近年厭老與厭童名詞常出現?沈政男表示,這並非只有台灣,而是進步社會都會發生,尤其是東亞。

沈政男分析,「主要原因在於高齡化與少子化,然後社會轉變太快,形成了世代之間價值觀的差異,於是年輕人看不慣老人,然後不婚不生,沒必要體會與同理帶小孩的辛苦,當然就看不慣吵鬧的小孩了」。

高齡化與少子化,再加上社會轉變太快,形成了世代之間價值觀的差異。新生兒示意圖。取自pexels zoomin
高齡化與少子化,再加上社會轉變太快,形成了世代之間價值觀的差異。新生兒示意圖。取自pexels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北捷踹人 # 優先席 # 厭老 # 厭童 # 捷運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