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沖繩發現「美人魚」儒艮悠游 推測與3月現身宜蘭外海同一隻

國際 熱搜話題
2025/05/03 13:58
陳怡妏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日本沖繩縣久米島西南近海,周二(4/29)被潛水客拍到1隻傳說中是「美人魚」原型的儒艮在海中悠游,研究人員從牠身上的傷痕等特徵研判,很可能是今年3月25日在台灣宜蘭外海誤入定置漁網後被野放的那隻儒艮,1個月來游了約540公里。

沖繩久米島潛水教練紙治美4月29日在海裡目擊活儒艮,從身上傷痕研判跟3月25日在宜蘭外海野放的儒艮應該是同一隻。翻攝IG zoomin
沖繩久米島潛水教練紙治美4月29日在海裡目擊活儒艮,從身上傷痕研判跟3月25日在宜蘭外海野放的儒艮應該是同一隻。翻攝IG

久美島潛水教練紙治美4月29日上午10時許,帶著4名潛水客在久米島西南方約100公尺處潛水,在水面下約5公尺的岩場目擊1隻身長逾2公尺的儒艮在游泳。潛水已近20年,第1次在海裡看到儒艮的紙治美說:「想不到會在海裡遇到儒艮在游泳,我被嚇呆了。」

這是沖繩自2019年在今歸仁村發現儒艮屍骸以來,首度拍到活儒艮。研究儒艮的專家、沖繩縣環境科學中心綜合環境研究所所長小澤宏之表示,「從這隻儒艮的頭部及尾鰭的形狀,以及無背鰭的情況來看,可以斷定就是儒艮」。

小澤從儒艮身上的傷痕位置和大小研判,與今年3月25日在台灣落入漁網,後來被野放的儒艮一致,「這隻儒艮可能是順著黑潮從菲律賓一路北上。目前還不清楚牠現在是住在被目擊的海域,或只是順著洋流到那邊,但久米島周圍的海草長得很好,就算有儒艮棲息也不足為奇。」

沖繩縣2023年調查,在11個地方的海草發現有儒艮吃過的痕跡,未來將蒐集目擊者證詞,跟相關機構聯手調查久米島近海生態,希望找到儒艮覓食的地方,若能採集到糞便,可望大幅推進儒艮研究結果。

儒艮(學名:Dugong dugon)為海牛目儒艮科草食性海生動物,是海牛目生物中唯一仍生存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物種,和海牛科的圓尾鰭不同,儒艮的尾鰭近似於海豚的Y形尾,成年身長可達4公尺,體重可達上千公斤,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岸,特別是有豐富海草生長的地區,台灣、沖繩等地已經很久沒有看過儒艮。

今年3月宜蘭外海捕獲活儒艮時,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鄭明修表示,1937年北台灣漁民曾捕獲儒艮,之後被送至日本作為標本典藏,自此就未有捕撈紀錄。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日本 # 沖繩 # 久米島 # 儒艮 # 美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