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2號機昨除疫 缺電考驗即將開始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台電核三廠2號機40年運轉執照17日到期,昨日午後機組開始逐步降載,並於晚間解聯、安全停機。核三2號機裝置容量95.1萬瓩、發電占比約3%,也代表台灣47年的核電歷史從今天起開始正式歸零,邁向「非核家園」的目標。行政團隊保證不會缺電,隨炎熱夏天即將到來,外界也將檢視台灣電力是否真經得起考驗。

因應近年核能及老舊燃煤機組陸續除役,台電自2017年起已陸續啟動大潭、台中、興達等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增建低碳低空污的燃氣複循環機組,加上再生能源、水力、儲能等多元能源,台電表示,數據顯示不僅持續穩定供電,也大幅減少空污、下降碳排。
今年也將有大潭、興達及台中電廠等4部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及約350萬瓩風、光電陸續加入供電行列,可確保國人用電無虞。
台電說明,核三2號機自1985年5月18日商轉,40年運轉執照期間發電度數至17日累積約2741.6億度。因應執照屆期停機,17日下午1時起逐步降載,約晚間10時系統解聯,並於晚間12時左右進入安全停機狀態,後續反應爐心燃料將退出移至用過燃料池,並進一步推動乾貯設施興建、最終處置場選址及設置等核廢處理事項,盼社會各界支持核廢處置等核後端工作。
在野黨以人數優勢日前於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正草案三讀,延長法定運轉期40年最長可延長20年。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修法通過不代表核三廠2號機5月18日後可繼續運轉,仍需經3年半安全體檢程序。
在1980~2000年台灣經濟起飛期間,1985年核電比重曾高達52.4%,90年代因為燃油及燃煤比重提升,核電佔比逐年下滑,2000年時約降至23%左右。2024年7月核三廠1號機除役後,核電佔發電比重約降至3.4%。
以台電2024年底數據顯示,台電系統發電量達2514.4億度,火力發電量佔比82.1%最高,包括燃煤31.1%、燃油1.4%、燃氣47.2%、汽電共生2.4%(不含垃圾及沼氣)等,再生能源占比11.9%(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的垃圾及沼氣)、抽蓄水力1.2%、儲能電池0.1%,去年核電大約佔台灣總發電量的4.7%,在核三廠一號機停機後,核能佔比僅剩3.4%。
專家示警,核電歸零後表面數據看起來供電無虞,但夜間風險很大,加上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不如預期,原訂2025年達到20%目標,2024年比例僅達11.6%。
台電表示,核三除役對電價影響每度約0.11元,核廢料處理仍難達社會共識,目前核後端基金需4774億元,外界估只增不減,上看5000億~8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