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民團拉布條抗議「北市府突襲強拆公館圓環」 苗博雅轟天兵政策

政治 首都風雲
2025/08/28 19:07
許皓婷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北市府宣布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及填平公車地下道,引發多個民團反彈,今(28)日召開記者會拉布條抗議,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抨擊,民團提出標線改善方案僅花費200萬元,市府卻花300萬元研究,花1億元做工程浪費公帑,今年3月市府研究都認為地下道不能填平,如今卻大轉彎,台北市長蔣萬安倉促宣布填平公館圓環公車專用地下道,就是天兵政策,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召開「蔣不聽!抗議北市府強拆圓環!無視交通專業及用路居民」記者會。陳卓邦攝 zoomin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召開「蔣不聽!抗議北市府強拆圓環!無視交通專業及用路居民」記者會。陳卓邦攝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28日召開「蔣不聽!抗議北市府強拆圓環!無視交通專業及用路居民」記者會,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張志豪,學府里里長李淳琳、華興里里長陳峙穎,以及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全國外送產業工會、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台師大學生會會長、台灣大學學生會等多個民團,更在現場拉布條抗議。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指出,交通團體聯合提出現代圓環解決方案,僅以標線標誌改造,以最小成本與施工時間改善車流交織,降低側擦撞的風險,市府卻辯稱因「標線改善無用」 ,不予採納。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質疑,北市府以不信任標線為理由,強硬拆除圓環和填平公車地下道,先射箭再畫靶的政策決策方式,不僅不尊重地方居民的意見表達和用路需求,亦不符合科學原則,龐大成本更是浪費民脂民膏,還影響學生等公車使用者的權益,造成交通更加雍塞的問題。

「政治不應凌駕交通專業!」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若北市府為了公館圓環竟可捨棄過往的道路標線設計原則,也擔憂未來北市府是否也會以這樣的面貌來面對其他交通問題。

多個民間團體拉布條抗議。陳卓邦攝 zoomin
多個民間團體拉布條抗議。陳卓邦攝

苗博雅抨擊,蔣萬安倉促宣布填平公館圓環公車專用地下道,就是天兵政策,有哪個政策會讓民團、民代、學生都反對?更找不到願意為市府背書的團體,民團提出標線改善方案僅花費200萬元,市府卻花300萬元研究,花1億元做工程浪費公帑。

苗博雅指出,地下道填平後,300輛公車將行駛地面層,合流與交通安全背道而馳,他也批評,今年3月蔣萬安宣布拆圓環以前,市府研究都認為地下道不能填平,如今卻大轉彎。

 

苗博雅。陳卓邦攝 zoomin
苗博雅。陳卓邦攝

張志豪質疑,7月說明會結論就是請市府再開協調會,納入各界建議,市府卻突襲宣布要強拆,台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也決議,暫緩拆除公館圓環,他呼籲,拆圓環、填平地下道不可逆,在地居民都反對,希望市府三思而後行。(出版時間14:14,影片更新19:07)

張志豪籲市府三思而後行。陳卓邦攝 zoomin
張志豪籲市府三思而後行。陳卓邦攝

對此,台北市交工處回應,本次「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以交通安全為首要考量,經查國外文獻、現地觀察證實,並經專家學者審查會討論定案,正交路口方案較標線改善方案更具安全效益,預估可降低事故率達六成以上。另亦將保持公車專用道設置,以維持最佳大眾運輸效率。

有關外界所提標線改善方案,經國外文獻查證及現地觀察公館圓環實際車流,標線改造事故改善潛力估計約5-12%,效益有限,而正交路口方案預估有63%的改善潛力,此亦經專家學者審查會討論定案。

交工處指出,本改善案已多次邀集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討論並拜會地方說明,經綜整各方意見仍以正交改善為最佳方案。後續將以安全為首要考量推動改善工程。

公館圓環9月13日拆除,引發民團反彈。陳卓邦攝 zoomin
公館圓環9月13日拆除,引發民團反彈。陳卓邦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公館圓環 # 苗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