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直擊|台南仍滿目瘡痍!一場風災帶給政府的教訓 災民心寒曝心聲(周末精選)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7月6日晚間從嘉義布袋登陸,在台南刮起16級強風,催毀上萬戶民宅、逾30萬戶停電、釀4死、重創民生與產業,農損逾13億元。災後1個月,《知新聞》走訪災區,多處仍滿目瘡痍,不少災民仍在等著修繕,深怕下一次風災來臨。總統賴清德雖多次下鄉勘災,只留下失言形象烙印在災民心中,卻看不到政府資源,感嘆,「靠政府不如慈濟給力」;養殖戶更直言南市府救災慢半拍,慘輸隔壁嘉義縣,中小企業想核定災損,卻遭市府、公所互踢皮球。甚至連民進黨市議員也不挺,直批市長黃偉哲輕忽風災,「表現只有5分(滿分100)。」一場風災讓人民對政府心寒。

丹娜絲首度嘉義登陸 台南淹水屋毀停電4死
丹娜絲颱風為我國政府自1958年有紀錄以來,第一個從嘉義布袋登陸的颱風,失去山脈屏障,對台南沿海、溪北地區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

據市府統計至7月22日,有1萬0393戶屋頂受損,包括全掀1793間、半掀逾5885間,另有2萬棵樹木倒塌。受理農損件數也多達1萬8575件,金額為13億1333餘萬元,全國最多,比隔壁的嘉義縣多出1倍左右,災情相當慘重。




接踵而來的大停電更是再次重擊災區與產業,有高達1940根電桿倒斷,曾造成30萬7817戶停電,部分災區沒電、沒通訊,聯外交通也中斷,如同孤島,歷經12天終於全復電,但通訊依舊不穩。



更令人遺憾的是,風災還奪去4條人命,山區有農民開車趕集,慘遭被風吹倒的椰子樹壓死;學甲婦人被家裡鐵門砸破頭,卻因通訊中斷,延誤就醫而不治;另有臥床病患因家中停電導致呼吸器沒電而逝世;七股有名老婦也因停電點蠟燭照明,卻引發火災,不幸罹難。


台南災情慘重超乎預期 總統4度勘災失言災民心寒
雖南市府於7月5日、颱風入境前1天就啟動市府災害應變中心,並同步要求全市37區公所開設區級應變中心,然而災情慘重超乎預期,農民畢生心血全泡湯,無語問蒼天,外界透過空拍影片才知嚴重性。
總統賴清德7月8日、11日2度南下勘災,18日至台電新營區處慰勞基層,感謝不眠不休全力復電;8月9日再次前往台南視察災損與復原進度,然而和災民對話的影片隨即在網路瘋傳,總統面對災民抱怨手機至今沒訊號,回以「郭國文的可以啊」;遇求助修補屋頂,卻回「帆布那邊有」、「我們要自己爬啦」;甚至當時正值城鎮韌性演習,居民請求總統下令國軍協助搬出家中家具,賴清德一句「法律規定國軍不能進民房」、「國軍最主要是任務是保衛國家,風災必要時國軍可幫忙,不然社區要發揮力量」,令災民心寒。
雖總統府事後澄清遭斷章取義,還原全程對話,強調賴清德隨後於現場逐一確認僅1間電信業者恢復訊號,隨即請消防署協調處理,然而相關言論已深植災民心中,甚至有民眾自行爬屋頂修繕不慎摔死,讓賴清德再被抨擊。


黃偉哲多次勘災啟動應變措施 災民不滿曝心聲
黃偉哲也於災後多次親赴第一線勘災,南市府於7月18日,全國首創啟動「聯合服務中心單一窗口」機制,投入20局處支援11區公所,提供災損申請、屋損慰助金等補助諮詢與辦理;行政院7月30日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整合中央各部會資源,全面支援地方復原需求。
儘管台南市府與中央啟動多項應變措施,災後啟動復原工作動作頻頻,但災民不滿政府反應慢、實際申請補助碰壁、遭踢皮球,無奈與不滿在災區蔓延。

七股西寮一名老婦至今仍在清理家園,她向《知新聞》大嘆好累,氣罵「大官嘴巴講講」,「叫老人自己爬屋頂,也有人摔死」,還說國軍不能進民宅,但她不願指名道姓,彷彿將賴總統當作「佛地魔」,敢怒不敢言。

總統勘災人走茶涼 都靠慈濟沒政府資源
另有當地鄉親直言,災後1個月來,除了賴總統第5天來勘災很「熱鬧」外,之後人走茶涼,全靠里長奔波找資源,屋頂修繕、清理家園都是慈濟幫忙,還有善心人士樂捐家電、物資,「我沒看到政府資源」。

食品業者怒遭公部門踢皮球 養殖大戶嘆比嘉義慢好幾拍
也有食品業者無奈表示,相關補助方案忘了中小企業,看得到吃不到,他因屋頂只被掀3、4片,申請不到屋損補助;申核災損貸款時,市府、公所、里長互踢皮球,銀行也不買單,要求要有官方資料才能核貸,讓他夾在中間宛如「孤兒」,求助無門。
農漁業方面,北門一名養殖大戶感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嘉義縣政府第一時間就下鄉援助,但台南市府卻慢了好幾拍,至今還沒看到官員前來關切,且申請補助流程繁瑣,亂無章法,「請官員來魚塭看看、幫幫我們。」。

曾獲十大神農、國家永續發展獎的養殖達人黃國良,也對台南市政府的災害應變能力感到極度失望,他羨慕嘉義縣府在災後隨即滾動式發布發電機租售、油料補助、魚屍清理等相關救災資訊,反觀台南市府於災後第10天,連一條相關公告都沒有,他只能看著心血一池池浮上來,孤立無援,感到可悲。

鄉親質疑政府大罷免後才有空 雞農盼政府給更多補助
佳里1名老農欣慰政府願補助雞舍8成硬體設備,但重建、進雞等成本仍是不小負擔,他決定退休養老,希望政府提出更多補助方案,幫助中生代雞農站起來。
有鄉親認為,不能全怪市政府,面對史無前例的浩劫,地方預算、人力有限,只能從人口稠密區逐步往外擴展,「做得再多還是會有罵,不可能人人滿意」,但中央到7月30日才全力進駐,來得有點晚,不免令人聯想跟大罷免有關。

市府幕僚喊冤:有苦難言 積極協力志工、慈濟進駐
對於災民的不滿,市府幕僚私下大嘆「有苦難言」,幕僚解釋,市府想方設法全力救災,所動用的資源遠勝以往,要考量法制面,又得兼顧民情,但絕不能讓基層人員觸法,有限人力下,難免會耗時費日,遑論還要及時「消毒」惡意評論,免得承辦人員受累。
市府某主管表示,災後第7天起每週固定4次召開記者會說明復原進度,並滾動式調整;公部門未逮之處,也積極協力志工、慈濟等民間力量進駐,「這難道不是顯示對災情的重視程度?各界需求不一,有的要人出現,有的要錢到位,有人二個都要,真的難為。」


藍綠議員批救災慢半拍、補助太少
藍綠議員對市府的表現毫不留情。國民黨議員蔡育輝直批團隊「動作慢半拍、補助也太少」,只給了75分。而民進黨議員李宗翰更是直指市長黃偉哲輕忽風災,被局處矇騙,僅給出65分,強調「其中60分是基層人員的貢獻,市長本人只值5分。」
李宗翰還說,議會8月6日臨時會開議檢討風災,市府所寫77項大事紀卻有3成內容都在記載市長黃偉哲到處勘災慰問的行程記錄,「參考這份救災只會得到一個教訓,就是市長沒有目標的到處露臉,但根本沒有配合的決策跟做法。」

南市府理解災民不滿 為黃偉哲緩頰
針對災民的怨言,台南市政府表示,災後復原工作尚在進行,又接連遇到0728豪雨與楊柳颱風,非常理解部分災民的焦慮與不滿。
市府指出,考量災情樣態、規模、嚴重性都超出以往,除了法定補助外,又增設家園復原慰助金,中央成立前進指揮所來動用政府所有資源,全力協助受災市民。「事實上,不論是中央或地方都跟災民一樣著急,希望可以早日恢復家園。」

針對外界批評「市長到處露臉」,市府澄清,黃偉哲市長不僅是為了慰問,更是實地傾聽需求、體察民情,因地制宜拍板決策與資源調度。單純將勘災行程解讀為「露臉」並不公平。
南市府指出,台南幅員廣大,災後人力與資源分配確實存在挑戰,但市府團隊正逐步擴展協助範圍,也感謝許多市民理解市府在第一時間無法面面俱到的難處。

捐款高達1.3億 受理補助申請逾3萬戶
據市府統計,丹娜絲颱風捐款有15809筆,累計總金額1億3735萬2969元(截至8月12日止)。動員人力協助申辦補助,採「從寬、從速、從簡」三大原則,已受理申請34817戶。
在協助修繕上,中央、地方動用所有可用資源,主動媒合修繕工班與帆布廠商協助屋頂臨時遮蔽,並搭配中央津貼鼓勵專業工班進場,以縮短修繕等待時間,降低次級災害風險。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風災過後,災民面對受創的家園,還有漫長的重建之路。他們期盼的不只是形式上的勘災,更需要的是同理心與實質補助,希望政府能記取教訓,認真傾聽心聲,協助修繕,而非讓他們孤立無援;面對下一次的風災,更能超前部署降低災害。
相關新聞
災後滿月2|里長悚憶海水倒灌、船筏撞民宅!孤島七股現況曝 災民嘆:慈濟比政府給力
災後滿月3|申請災損遭公部門踢皮球! 台南老牌食品廠求助無門:補助放寬喊假的
災後滿月4|雞舍全毀!台南雞農每隻3元賤賣不做了 百年祖厝搶修只獲1萬補助
災後滿月5|「請官員幫幫我們」!台南養殖大戶獨撈9萬魚屍 叫不到工班修繕
災後滿月6|綠議員只給黃偉哲5分!批救災被動反應慢 「到處露臉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