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曝「即將與台灣達成重要協議」 外媒:對等關稅談判露曙光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台灣與美國何時完成關稅總結會議,以及20%暫時性稅率是否能再調降,備受外界關注。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周四(9/11)透露,「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同時,他也表示,尚未與南韓簽署已達成的協議。

盧特尼克9月11日在接受美國財經頻道CNBC專訪時,概述了與各國商務部長的最新會談情況,他說:「我認為,一旦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我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要協議。」他沒有透露潛在協議的具體條款。
同時,他也表示,最終會與瑞士、印度達成貿易協議。盧特尼克說: 「這些國家仍在等待批准。當然,還有南韓,我們已經達成了協議,但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否會履行相關文件。」
彭博分析,盧特尼克的言論明顯比最近幾周其他場合的言論更加樂觀,言中暗示那些迄今為止在降低關稅方面受挫的國家,可能迎來了機會之窗。
川普8月初對台灣徵收20%的關稅,儘管當時兩國政府都表示,正在就降低關稅稅率的協議進行談判。
台灣企業正準備應對川普關稅計畫的影響,預期關鍵的半導體產業未來也將面臨額外關稅將衝擊。由於人工智慧(AI)發展所需的晶片需求龐大,台灣今年對美貿易順差已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指出,目前台灣是美國第6大貿易夥伴。去年,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達740億美元(約2.24兆元台幣)。美國從台灣進口了價值1160億美元(約3.52兆元台幣)的商品,其中包括約120億美元(約3636.6億元台幣)的半導體。
美國政府已經宣布與包括歐盟、日本和南韓在內的多個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初步貿易協議,調降川普在4月初威脅開徵的高額對等關稅稅率。南韓達成15%對等關稅,日本則談妥比照歐盟的15%不疊加稅率。
然而,盧特尼克11日卻脫口證實,美韓尚未正式簽署協議。
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本月稍早大規模搜查南韓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在美國喬治亞州合資的電動車電池工廠,逾300名韓籍員工被拘押多天後,11日搭乘包機返韓。南韓總統李在明直言,此事件將影響南韓企業在美國投資的意願。
■相關新聞:
美突襲韓廠讓川普急留人 LG怕再被找碴!撤離美各地韓籍員工
南韓派包機接回遭美突襲拘留工人 留後路!「自願」離境非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