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凶殺|44秒狠砍大一女友31刀!17歲少年變裝逃亡路線曝 死者父母悲痛認屍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21歲顏姓女大生,今天(16日)在沙鹿區祖母住家附近與17歲駱姓男友談判,卻當街在44秒內遭狠砍31刀身亡,駱姓少年犯案後騎乘位懸掛車牌逃往苗栗,再搭乘火車入住彰化一家旅館,仍在案發後5個多小時落網;而顏女入學短短9天就遇害,校方表示,將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續,並啟動輔導資源,提供同班同學必要心理支持。 2025/09/16 21:50 社會 突發現場
盧秀燕稱新版財劃法有兩種算式 財政部:公式只有一種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媒體報導台中市盧市長秀燕今日在議會答詢表示,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下稱財劃法)法條沒有錯誤,但算式有2種,如果採一道算式法,就有300多億元未分配,兩道算式就能全部分配一節,財政部今日再澄清重申,新版財劃法分配公式依法只有一種算式。 2025/09/16 20:16 財經 政策法規
泰國出局! 越南成陸客出國首選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受年初中國演員王星被騙去泰國拍戲,結果被拐賣到緬甸詐騙園區的負面新聞影響,泰國今年陸客大減35%,東南亞旅遊市場大洗牌,根據財經媒體彭博報導,現在陸客流行到越南自由行,越南今年已有350萬陸客到訪,取代泰國成爲最多陸客造訪的東南亞國家。 2025/09/16 20:06 國際 東協萬象
普發現金1萬防詐騙 行政院新增「打擊詐欺組」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民眾預期最快10月可望拿到行政院普發1萬現金,為加強防堵詐騙,行政院本次發放現金專案新增「打擊詐欺組」,將結合相關單位即時掌握詐騙態樣,並搭配財政部宣導素材及運用多元管道,協助民眾充分瞭解普發現金政策,正確掌握領取資訊,並提醒民眾注意假冒政府簡訊、釣魚網站與假ATM操作等詐騙手法,以確保領款安全。 2025/09/16 18:15 財經 政策法規
有片|台女南韓遭毆主角現身 轉述警稱:韓國這種事比較常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近日在網路社群引發熱議的台灣女子在韓國遭掌摑毆打事件,受害當事人劉力穎本身是擁有46萬粉絲訂閱的YouTube創作者,她今天在YT發布影片,親自還原事發經過。她首先展示身上的多處瘀青,並表示大拇指和小拇指甚至有骨折的狀況,導致無法正常打字,只能透過語音說明事件細節。劉力穎坦言,事件發生後,因身心俱疲,整整睡了兩天,醒來後才發現手機被各家新聞媒體與網友的關心訊息塞爆。原先她只想在社群動態上分享給朋友,沒想到事件會鬧得這麼大,但既然已引起關注,她決定親自出面說明。 2025/09/16 16:40 社會
女足抽血案國科會補破網 新訂學倫守則、列加重處分樣態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師大女足強迫抽血案震驚社會,此案牽涉國科會研究計畫,國科會今(16)日公布強化管理機制,包含訂出11條的「研究人員學術倫理守則」,供學術界遵守,也加重違反學術倫理的懲處,像是涉及大規模、重複違反或造成嚴重社會觀感者,都會加重處分。 2025/09/16 16:36 生活 文教
凌濤不演了「趙少康選黨主席會贏」 急喊參選人別走偏鋒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開放領表,現任黨主席朱立倫的嫡系子弟兵、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卻突然發文,批大多數參選人都有很深的謬誤理解,以為掌握軍系、地方派系票源就獲勝,但中道理性穩健路線者,才是選舉王道。他稍早解釋,不會點特別的參選人,只是表達憂慮,不要贏了黨主席卻輸了國民黨。他也直言,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在人脈、資金、募款能力非常扎實,「如果趙少康出來參選的話,應該會贏得黨魁選舉」。 2025/09/16 16:34 政治 黨政要聞
現場還原|4條「最親民的賴總統」布條讓淡江大橋變調!他拍馬屁、他嚇到急撤 【即時中心、陳怡文、曾伯愷/綜合報導】世界最長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淡江大橋,今(16)日舉行主橋段正式閉合的合龍儀式。總統賴清德親自出席,見證這項重大工程的里程碑,並盛讚淡江大橋未來勢必成為台灣在國際上的新地標。不過現場4塊超大「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紅底黃字布條,意外成各界關注焦點,藍營甚至開酸這布條像是共產國家歌功頌德。而懸掛該布條的承包商「工信工程」認了是自行懸掛、事先未通知主管機關,請外界別過度解讀。 2025/09/16 15:48 政治
再生能源目標恐再跳票? 龔明鑫坦言:2026年佔比要達成20%難度高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今日與媒體茶敘,談到2026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能否達到20%目標。龔明鑫坦言,年底要達標確實有難度,但今年再生能源佔比可望突破15%,「我們還是會積極往前推」。至於未來長期電源規劃,他透露最快9月會提出。 2025/09/16 14:56 能源
新「全民國防手冊」刪敵我識別、僅提臺灣 國防部解釋:這是最大公約數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防部今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刪除上一版新增的「敵我識別」。國防部解釋,要民眾辨識敵我確有難度,考量生命安全第一,指引民眾看到軍隊採遠離危險區域。此外,今年手冊提到「這是我們深愛的台灣」,卻未提到中華民國或澎湖、金門、馬祖引發議論,國防部則解釋「這是2300萬同胞的最大公約數,保護人民生命財產,沒有分中華民國跟台灣區別」。 2025/09/16 13:21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