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頻道散布「悲劇在台灣上演」 內政部怒駁斥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近日YouTube頻道「雪姨智慧生活」宣稱「戶政司警告戶口名簿要管好,被動了1個手腳,房子不是你了」,內政部鄭重澄清,上開影片利用內政部戶政司名義散布假消息,內政部將請相關機關依法查處。 2025/09/16 13:46 政治 黨政要聞
全民普發1萬最快10月發放 財政部一張圖告訴你誰能領?如何領?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規模5700億元的韌性特別預算案,包含「全民普發1萬元」編列2360億元,財政部今天表示,有關發放現金,本次發放現金原則比照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方式辦理,最快10月就可以領到,領取管道與普發現金相同,有5種方式供民眾領取。 2025/09/11 18:45 財經 政策法規
普發1萬下月發錢!無戶籍也能領 李洋首登場院會關心體育班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天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編列5500億元,包含「全民普發1萬元」編列2360億元,另200億留編。院會後召開記者會,包括國防部、經濟部、勞動部、財政部等多部會首長出席院會後記者會,而上任3天的運動部長李洋也列席。 2025/09/11 13:54 政治 黨政要聞
普發現金1萬10月發放 領取資格和方式一文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天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先編列5500億元,另200億後續留編,其中「全民普發1萬元」共編有2360億,包括我國籍人民、新生兒及持有永久居留證的外籍人士等均可領取,若立法院審議順利,最快10月間可領取,預計明(2026)年4月上旬一般民眾領取截止、5月上旬新生兒領取截止。 2025/09/11 12:14 政治 黨政要聞
租屋族爽了!內政部修法設「漲租天花板」 月租1萬最多只能漲233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內政部擬修正《租賃條例》,推動穩定長期租賃關係、避免不合理漲租,包括保障3年租期,限制漲租幅度、維護房客權益、爭議免費調解、法律扶助。地政司長林家正說,修法後,房東僅能因自住收回房屋,且續約租金漲幅不得超過當月房租指數之年增率,同時房東也不得禁止防課申請租金補貼、遷入戶籍等,否則將受罰。 2025/09/04 17:42 政治 黨政要聞
房東注意「漲租有限制」!禁房客領租補會受罰 婚育宅補貼加碼曝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為鼓勵國人敢婚願生,行政院會今通過婚育宅、租金補貼加碼等協助青年婚育租屋專案,放寬申領租補的資格,新婚2年內、每生一胎各加碼補助50%,同時4年釋出1.1萬戶婚育宅,讓育兒家庭得入住12年(含延長)。除此,內政部將修正租賃條例,保障房客享有3年租期(含續約),房東僅能因自住收回房屋,漲租幅度也受限制,若房東禁止房客申請租補、遷戶籍將受罰。 2025/09/04 15:24 政治 黨政要聞
政府要出手了!修法禁房東無理漲租 租補加碼、婚育宅可入住12年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計劃上路3年,深受好評,繼2025年加碼升級,補助戶數擴增至70萬戶,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表示,預計明年起租補加碼幅度往上調升,並且每年給婚育宅房客6千元,用於修繕、屋內配件讓住戶住得更安心;針對租屋市場長年亂象,政府也將修法明定租金合理調整幅度、給予租客租期保障,相關修法內政部預計9月底提出草案。 2025/09/04 08:09 政治 黨政要聞
租金補貼擴大!新婚、添子加碼 3年內社宅釋出1.1萬戶婚育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為鼓勵青年婚育,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3)日宣布,政府將推出四項「穩居」政策,以實現「願婚、敢生、能養」的目標。這四項政策涵蓋「婚育宅」、包租代管調整、租金補貼擴大,以及《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其中,今年起至2028年,將從社宅中釋出20%,共1.1萬戶「婚育宅」,讓育有0歲到6歲小孩的家庭能住滿12年。預計至2032年,整體受益戶數將達48萬戶,總投入經費約新台幣269億元。 2025/09/03 18:36 政治
爭取寶寶設籍台北!蔣萬安拍板 放寬2類新生兒獎勵金申請期限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昨(2)日在市政會議拍版通過「生育獎勵金發放辦法」修正草案,針對早產新生兒得以預產日計算設籍時間及放寬國外出生新生兒獎勵金申請期限,將於9月中旬發布實施;蔣萬安表示,期盼透過辦法修訂,爭取讓新生兒更容易設籍在台北,或是用其他方式來引導或解決少子化問題。 2025/09/03 15:13 政治 首都風雲
健保砸3億照顧偏鄉 今年預計完成7縣市試辦計畫、估3萬人受惠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偏鄉醫療更是刻不容緩,健保署今年起在花蓮秀林、連江北竿、桃園復興、高雄桃源、那瑪夏、茂林、嘉義大埔、宜蘭大同和南投信義等9區擴大試辦「全民健保偏鄉地區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方案」,編列3億元預算,預估各區匡定照護人數約3萬人,目標年底全數到位。 2025/09/02 13:25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