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雨彈掃全台!一周天氣出爐 首波梅雨「這天」報到、今年首颱恐生成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又要變天了!明(28)日又一波鋒面通過台灣,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明起全台都將迎來明顯雨勢,尤其中部以北留意短延時強降雨,周二後天氣再轉乾;須特別注意的是,5月即將迎來梅雨季,預估下周日會有首波梅雨鋒面生成,對台灣天氣影響仍要再觀察。另外,在菲律賓東南方海面有熱帶擾動正在發展,有機會增強為今年首颱。 2025/04/27 17:30 生活 知天氣
本周4變臉!反覆放晴雷雨 勞動節氣天氣曝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本周台灣天氣變化快速。今日鋒面遠離,各地天氣好轉,晴時多雲,氣溫回升,午後山區及東半部偶有零星短暫雨。明天有另一波鋒面移入,中部以北、東半部及南部山區防局部劇烈天氣;29、30日再好轉;5月1日勞動節又一波鋒面接近,午後有局部陣雨。而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則指出:「告別春雨、迎接梅雨!」降雨訊號顯示5/5後就可能有今年第1波梅雨鋒面報到。 2025/04/27 10:02 生活 知天氣
周末精選|陽明山大火肇因儀器自燃? 國科會低調不敢說!學者分析一文看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4/14發生火燒山意外,燃燒面積達50公頃,原因初判為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設置的空氣品質感測儀器起火。對此,學者分析,空品感測器確實有供電系統或電路短路造成的自燃風險,但都可採取保護措施,空品監測引發自燃的案例很少見,確切原因有待調查出爐。 另外,學者也指出,森林火災會導致土石流風險上升、空氣品質惡化,以及生態系受損等,可藉由提升早期預警系統、建構緊急取水設施等,減少火災衝擊。 2025/04/19 07:00 生活 文教
冬季均溫17.84℃創25年次冷 春季估降雨正常至偏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月邁入尾聲,回顧冬季天氣,平均氣溫僅17.84℃,是2000年以來第二低溫的冬天,降雨量也偏少,降雨日數25.5天,是1951年以來第四少的冬季降雨日數。至於今年3月到5月春季的天氣,氣象署預估,氣溫正常的機率最高,雨量正常至偏少機率最高。 2025/02/25 11:08 生活 知天氣
深山秘境藏危機!2女泰崗野溪泡湯「裝備被沖走」 警消攀山壁驚險救人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泰崗野溪溫泉,邊泡湯邊欣賞溪谷風光,是知名的野溪泡湯景點,近日卻發生有女遊客在河床紮營,遇到溪水暴漲,隨身背包等裝備都被溪水沖走,所幸手機仍在身邊能對外求救,警消及山地義勇警察沿陡峭山壁,成功救出脫困。 2025/02/24 15:15 社會 地方大小事
今「雨水」!3生肖遇水則發、1類人快找乾爹 專屬開運法大公開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天是24節氣中的「雨水」,這個節氣起就開始多雨,這種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生長很重要,所以是農耕時代對於節令的反映。而在這天有3生肖「遇水則發」,可在今天把主要往來銀行郵局的存摺、印章或金融卡轉個位置,放在住家或房間的東南、正南或西南方的抽屜櫃子裡,帶來好運。(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2/18 08:47 生活 知運勢
周末精選|洛杉磯野火煉獄豪宅成廢墟 史上最慘!專家拆解原因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在強風和乾燥天氣推助下,於上周二(1/7)爆發一連串猛烈的野火,截至周六(1/11)短短幾天內燒毀逾1萬2000棟房屋,造成至少16人死亡。估計財物損失上看1500億美元(近5兆元台幣),本文綜整這場預料將成為美國史上最慘重的野火浩劫。 2025/01/12 12:38 國際 熱搜話題
巴拿馬運河珍稀照片曝百年歷史 一文看懂川普無法收回控制權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即將在下月20日重新入主白宮的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威脅要接管由美國製造的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然而外媒分析指出,川普無法憑一己之力收回這條110年前美國在中美洲國家建造的運河。 2024/12/24 11:02 國際 寰宇要聞
今年秋天創73年來最高溫 預估冬季氣溫正常、雨量恐偏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冬季即將來臨,今年秋天高溫且多雨,平均氣溫達26.3℃,是1951年來同期最高溫,雨量也比氣候平均值多了約8成。對於今年冬季的天氣,中央氣象署預估,氣溫以正常的機率較大,雨量則預估是正常至偏少。 2024/11/29 11:23 生活 知天氣
紐約22年來首發乾旱警報 四大地雷區省水大作戰!籲洗戰鬥澡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紐約州連續好幾月來雨量過少導致嚴重缺水,日前發布全州進入「乾旱觀察」,其中紐約市和該州15個郡更直接升級至第2高的「乾旱警報」,是時隔22年的首次乾旱警報。政府官員製作省水教戰守則,呼籲民眾節約用水,包括洗澡時改為戰鬥澡,市府未來數周也將減少清洗公車和地鐵車廂,以及限制噴水池及高爾夫球場的用水。 2024/11/20 16:02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