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關稅談判傳最快月底敲定 外媒曝:川普要求對美投資不少於10.9兆元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川普政府正加速與台灣和亞洲各國的對等關稅談判。根據外媒周三(11/12)報導,美方正要求台灣對美國投資的承諾,金額將「介於南韓的3500億美元(10.9兆元台幣)和日本的5500億美元(約17.1兆元台幣)之間」。據悉,一旦美國政府停擺落幕,台灣方面目標在本月底前敲定協議。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全球貿易夥伴開徵的對等關稅,目前正在最高法院面臨審理,但即使包括台灣輸美產品遭徵收20%關稅在內的相關措施最終被推翻,台灣仍持續尋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更擔心加徵半導體關稅
報導指出,這是因為台灣方面更擔心美國商務部援引《貿易擴展法》正在進行的「232條款」調查,一旦決定加徵半導體關稅,將可能衝擊台灣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的半導體產業。
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目前正與台灣就協議中的一項條款進行磋商,該條款要求向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模式與美國先前與南韓及日本達成的類似承諾相仿。據指,美方要求台灣的投資承諾的金額將「介於南韓的3500億美元(10.9兆元台幣)和日本的5500億美元(約17.1兆元台幣)之間」。
賴清德: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
消息也指,美國政府目前因預算問題而停擺的情況一旦解除,台灣方面計劃在本月底前敲定協議。
根據中央社報導,總統賴清德11日形容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目前暫行關稅20%,目標是稅率降低且不疊加,美國對半導體進口展開「232條款」調查方面,也盼取得最惠國待遇。
台灣在7月曾傳出政府為爭取最佳關稅,有意加碼投資美國3000億(約9.32兆元台幣)至4000億美元(約12.4兆元台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0月初訪美後,曾召開記者會說明擴大對美投資部分,指出已經向美方提出有別於日韓的「台灣模式」,將以企業自主規畫,搭配政府金融信保,透過政府對政府模式合作,共同開發產業聚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