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美關稅衝擊中國鋰電池出口 研調籲台廠掌握3綠能商機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對等關稅大限倒數!有研調機構指出,美國課徵中國高額關稅,衝擊中國綠能供應鏈布局,建議台廠多著墨能源領域,瞄準儲能電池、能源解決方案、新興綠能,掌握與美合作的新商機。

台灣綠能產品受惠美去中化政策
DIGITIMES指出,中國儲能電池遭課高額關稅,雖暫時從173.4%降至40.9%,仍高於4月台灣被點名課徵的32%。根據中國統計,5月中國鋰電池對美出口額月減43%,創下2022年4月以來新低,導致鋰電池出口總額月減4.5%。
DIGITIMES觀察,中國業者有2派作法,一是美國在地製造避開關稅障礙,二是策略性轉向暫不進軍美國市場,美國市場勢必加速尋找非中系供應商,「美國為台灣出口鋰電池的主要市場,短期具轉單效應,中長期要強化美國製造。」
此外,在能源解決方案部分,因美國為台灣出口變壓器、逆變器的主要市場,DIGITIMES建議,台廠可朝軟硬整合和高附加價值產品布局,像智慧電網、虛擬電廠等。

建議台美擴大合作攻天然氣、新興綠能
另一方面,政府也尋求平衡台美貿易順逆差,降低對等關稅。中油率先在3月簽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LOI)」,預計1年採購600萬噸天然氣。
DIGITIMES表示,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專案約440億美元,從北極圈氣田延伸至阿拉斯加南部,預計2031年供氣、年產2,000萬噸,台灣可加入共同開發,增加關稅談判籌碼。
DIGITIMES指出,由於美國在新興綠能具技術發展優勢,握有地熱發電、燃料電池、碳捕捉、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等技術,不僅可以輸出台灣,政府可以推動技術交流,與台灣能源業者技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