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走了雨還在!丹娜絲海警解除 氣象署:這幾區大雨才要開始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逐漸遠離,氣象署已在今天17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而這也是自1958年有充分的颱風記錄以來,首個從嘉義地區登陸的颱風,氣象署預報科長劉宇其說,「這次來說,風的影響上算是非常明顯」,且雖然颱風逐漸遠離,未來一周的天氣仍不太穩定;今晚到明天,中南部會有短暫雷陣雨,南部預計會有較大雨勢發生,目前持續對南部發布大雨特報。

劉宇其指出,丹娜絲颱風今天17時的中心位置,在馬祖的東北方約220公里海面,未來會持續向北轉向偏西的方向移動,因為整體路徑和颱風暴風範圍,已經脫離台灣附近海面,氣象署在17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
回顧這段時間颱風影響台灣帶來的風雨變化,劉宇其表示,丹娜絲颱風從形成到侵襲的時間其實「相當短」,在7月4日上午8時形成熱帶性低氣壓,因為發展速度快,在5日清晨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這時距離台灣不超過500公里。
丹娜絲從嘉義登錄創紀錄 氣象署:算是相當少見的路徑
氣象署在7月5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晚間發佈陸上颱風警報,颱風也在接近台灣的過程持續增強,並在6日中午前後發展為中度颱風、持續往台灣接近,最後暴風圈在6日下半天,逐漸進入澎湖及嘉義陸地,隨後在6日午夜從嘉義布袋登陸。
劉宇其直言,「這樣的路徑對台灣算是相當少見的路徑」,在1958年有充分的颱風記錄以來,首個從嘉義地區登陸的颱風,以中度颱風登陸後,對澎湖、雲林、嘉義、台南帶來劇烈的強風,根據自動站及人工站資料。
另外,在登陸點附近,如雲林口湖鄉等地曾出現超過17級的強陣風,嘉義和台南鄰近沿海鄉鎮,也有16級強陣風發生;東吉島測站也測出16級陣風。

丹娜絲吹亂中南部 創台南氣象站「史上第3大」風速
隨颱風逐漸往雲林嘉義內陸移動,內陸鄉鎮也出現非常大的陣風,劉宇其說,在嘉義和台南測站,都有測到超過13級的強陣風,隨颱風逐漸北上,在其他地區各沿海空曠處也有9-10級陣風,「這次來說,風的影響上算是非常明顯」。
氣象署表示,丹娜絲颱風期間,於台南氣象站測得瞬間最大風風速41.1m/s、13級陣風,為該站1897年設站以來第3名,冠亞軍分別為1987年傑魯得颱風創下的瞬間最大風風速45.6m/s(13級陣風)、1975年貝蒂颱風的瞬間最大風風速41.3m/s(13級陣風)。
降雨部分,在颱風接近過程中,為東半部和恆春半島帶來滿大的降雨,包括恆春半島的牡丹與台東的達仁也都有超過600級500毫米的累積雨量。颱風今天清晨從桃園、新竹出海,未來逐漸遠離,整體對雲嘉南雨澎湖影響仍非常顯著。

劉宇其提醒,雖颱風逐漸遠離,天氣並不會馬上轉好,丹娜絲颱風後續逐漸往華中沿岸接近,而華南地區到台灣東部雲系發展依舊旺盛,處於低壓帶環境,也代表台灣未來水氣會偏多,天氣會比較不穩定。
劉宇其指出,今晚到明天中南部會有短暫雷陣雨,南部預計會有較大雨勢發生,目前持續對南部發布大雨特報;周三到周五水氣更多,全台各地都是晴時多雲偶陣雨的天氣,南部和中部山區地區雨勢最大,可能有局部大雨,預計周六之後水氣才會稍微減少,也就是說,「雖颱風逐漸遠離,但在未來一周的天氣還是不太穩定」。

風浪不會因遠離台灣 就馬上變小
風浪同樣不會因為台灣遠離而馬上變小,氣象署持續發布陸上強風特報,針對北部沿海、東南部、蘭嶼和綠島沿海空曠地區、馬祖,仍維持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的「黃色燈號」,提醒民眾前往海邊活動要注意安全。
海面上風浪也相當大,劉宇其說,明天各沿海的浪高預計可達2米;台灣北部海面、海峽北部、台灣東半部外海,浪高有機會達3-4米,航行及作業船隻要留意海況變化,雖然海上颱風警報解除,民眾仍要留意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