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疊加!鄭麗君:國防預算將逾GDP3% 對汽車關稅她這樣回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1)日下午率領跨部會團隊親上火線,向外界說明關稅談判進度與相關因應措施。在媒體提問階段,鄭麗君指出,經談判後,新稅率已由原先規劃的「原稅率加32%」降至「原稅率加20%」,預估可減緩約一半的衝擊,但政府仍會持續關注並協助受影響的個別產業。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則強調,樂觀看AI促資通訊產品成長,將支撐整體出口表現,且若產業競爭對手是中國、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反而是積極爭取訂單與市場的機會。至於汽車關稅部分,鄭麗君未正面回應。

國防預算將逾GDP3% 軍購議題未成談判重點
針對媒體提問台美談判是否涉及軍購議題,鄭麗君回應,由於總統賴清德已於今年2月公開宣示,為展現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未來國防預算將達到GDP的3%以上。因此,在台美談判過程中,我方已向美方表達此一目標,雙方並未就軍購議題進行太多深入討論。這也代表台灣透過自主國防努力,在關稅談判上取得了一定的談判空間。
「20%+N」稅率衝擊各異 政府將提供個別化協助
鄭麗君強調,儘管新稅率已有所減緩,但個別產業所面臨的衝擊仍需細緻分析。她說明,關稅的總稅額是「每個品項的原稅率」加上「20%的對等關稅」,因此不同品項的衝擊程度有所不同。此外,產業的競爭壓力也取決於主要競爭國的關稅狀況。例如,若競爭國來自日本或德國,可能面臨15%的相對關稅壓力,衝擊較大;但若競爭國來自越南或中國,則相對衝擊較小。鄭麗君承諾,政府將就衝擊較大的產業項目,提出個別化的支持方案,並鼓勵業者把握時效提出申請。
產業支持方案已上路 提供優惠貸款與研發補助
鄭麗君表示,政府已推出相關產業支持方案,並已上路接受業者申請。她鼓勵受影響的業者能盡快提出申請,政府將會根據各產業的衝擊程度,提供相應的協助。此外,經濟部與農業部也將提供更詳細的稅率分佈與級距資料,讓業者能更清楚了解自身所面臨的關稅狀況,並據此調整經營策略。鄭麗君指出,雖然工業產品平均稅率為3.1%,農業為5%,但仍有部分品項的稅率較高,需要特別關注,政府會針對這些項目給予特別協助。

台灣輸美國以資通訊(ICT)產品為主 此類產品仍會持續成長
針對美國對台關稅於8月7日上路後,可能對第三季出口造成的影響,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補充說,政府會密切關注並提供個別產業協助,但從整體來看,他個人仍抱持樂觀態度。龔明鑫指出,台灣輸往美國的產品以資通訊(ICT)產品為主,而ICT產品的關稅調查仍在進行中,加上全球AI時代的來臨,預期此類產品仍會持續成長,將支撐整體出口表現。
若產業競爭對手是中國、東南亞國家反而是機會
龔明鑫坦言,關稅新制上路後,個別產業與企業難免會受到影響。目前政府除了進行初步的關稅衝擊分析外,也將開始啟動產業座談,與業者進行一對一的溝通與瞭解,以提供個別化的協助與支持。不過,龔明鑫強調,部分產業若其主要競爭對手來自中國、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在關稅上台灣並未處於劣勢,這反而是一個積極爭取訂單與市場的機會。
鄭麗君:持續與美方談判 爭取更低關稅稅率
鄭麗君再補充說明,目前對台實施的「原稅率加20%」關稅只是暫時性的稅率。政府將會持續與美方進行談判,希望能爭取到更好的關稅條件,進一步降低對台灣產業的衝擊。她承諾,政府會全力以赴,為台灣企業爭取更具競爭力的經貿環境。

汽車關稅部分鄭麗君未正面回應
被問到汽車關稅部分,我國是否會調降?鄭麗君表示,協商中美方會期待更多的市場開放,的確是談判中的關鍵因素,有些國家是全面性0關稅,有些是98點多,談判小組持續面對美方的期待中磋商,不過細節要等最後定案,底定後才能對外說明。
鄭麗君強調,各國談判方式不同,說明方式也不一,台灣技術性磋商有一定進展,232條款部分則要進一步磋商爭取優惠空間。上周已進行兩場視訊會,協商小組都已經準好準備好隨時進行,希望越快爭取到更好的稅率,為赴美投資的產業爭取公平的環境,透過戰略性合作的布局,爭取更好的結果。
鄭麗君認為,雖然對等關稅談判是起源於貿易逆差,但美國未來希望成為世界AI中心,台灣和美國長期互補合作,相信未來機會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