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剩0.36%!林保署:巨量土沙去化估10至20年

出版時間:2025/11/18 14:28
生活
問問 文章
馬太鞍溪堰塞湖11/17蓄水量剩0.36%。取自林保署官網 zoomin
馬太鞍溪堰塞湖11/17蓄水量剩0.36%。取自林保署官網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大量淤泥重創花蓮光復鄉,奪走19條寶貴人命,根據林保署最新資訊,11/17上午7時監測狀況,蓄水量32.4萬立方公尺,為9/23溢流前(滿水量9000萬噸)的0.36%,林保署規劃短期、中長期治理措施,而根據專家研判,堰塞湖與上游崩塌區的巨量土砂完全去化,預估需10至20年的時間,林保署花蓮分署將規劃分年分期疏濬。

民眾關心「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及水體後續處置」,花蓮縣政府也函請林保署花蓮分署說明,最新評估截至11/12,堰塞湖蓄水量減至約53萬噸,壩體結構無異常,兩側邊坡無崩塌,下游水位正常。然而,此次潰決後仍有約1億1,000萬方的土砂殘留,而上游崩塌區仍存近2億方鬆動土方。雖然目前河道暢通,大規模潰決的可能性下降,但仍不排除未來若遇豪雨或震動,仍有可能再度發生崩落,並形成新的堰塞湖。

整治方式,林保署規劃短期與中長期治理措施。短期治理方面,規劃近期非汛期間,機具沿溪床至壩體進行降水作業,開挖溢流水道維持通水能力,惟因鳳凰颱風影響現地條件改變,刻正評估研議中;另針對不穩定之邊坡,預計於年底前完成草籽撒播,以減緩表土流失。

中長期的部分,包括於下游河谷設置臨時攔砂壩或攔石網,阻擋土砂瞬間大量下移,同時水利署堤防加高與補強工程,進行深槽疏濬,以提升馬太鞍溪整體通水能力。專家研判,堰塞湖與上游崩塌區的巨量土砂完全去化,預估需10至20年的時間,林保署花蓮分署將規劃分年分期疏濬。

林保署表示,巨量土沙去化估10至20年。取自林保署官網 zoomin
林保署表示,巨量土沙去化估10至20年。取自林保署官網

根據林保署官網最新資料,11/17上午7時監測顯示,馬太鞍溪堰塞湖1湖區面積8.0公頃、蓄水量32.4萬立方公尺,為9月23日溢流前的0.36%,自潰決以來水位累計下降達132.5公尺。

另11/13凌晨2時53分溢流口下游700公尺處右岸邊坡崩塌,形成馬太鞍溪堰塞湖3,目前蓄水量已降至約5萬立方公尺,持續溢流中,對下游河道水位抬升影響甚微。

溢流口左岸尚有約1億立方公尺土砂堆積在坡面,未來可能因地震、豪雨造成邊坡滑動再次阻塞河道,持續密切監測中,9/25-11/17僅崩崖陡坡局部崩塌,無明顯整體邊坡滑動跡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堰塞湖 # 花蓮光復 # 林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