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消防局小隊長「值勤突昏倒」驟逝 醫揭「猝死前8徵兆」!這症狀最常見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遺憾!桃園市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許姓小隊長,昨(18日)晚值勤時,突然昏倒在值班台上,雖然同事發現異狀後,趕緊現場CPR,仍無恢復呼吸心跳,緊急送醫急救1小時仍宣告不治。憾事傳回消防局,同仁均感不捨,今下午待檢察官相驗確認死因。

據了解,許姓小隊長猝逝前在救護指揮中心擔任值勤官,日前才因感冒就醫拿藥,不少消防局同事都聽聞自述身體不適,許男近日咳嗽嚴重、肺積水,原本醫師安排他20日回診檢查,卻在檢查前驟逝。
許姓小隊長昨晚上班時,除了有感冒症狀外,健康未見異狀,事發前還與同事對話,卻在晚間10時47分突然昏倒在值班台上,同事見狀立即現場進行CPR,並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搶救,由於仍未見恢復呼吸心跳,緊急送往衛福部桃園醫院急救,卻未期盼到好消息,仍宣告不治。
有高血壓病史
51歲的許姓小隊長有高血壓病史,先前在蘆竹消防分隊擔任小隊長,去年11月調至內勤職位,在救護指揮中心擔任值勤官,到職雖然不到半年,但工作相當認真,與同事間相處融洽。
家屬接獲噩耗後,對於猝死沒有疑慮,今下午將待檢察官相驗確認死因。許姓小隊長猝逝後,留下妻子與就讀國中二年級的兒子,桃園市府將依規定辦理因公撫卹,並尊重家屬意見並協助辦理後事。
猝死仍有警訊
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猝死(Sudden Death)是一種突發性、不可預期的自然死亡,通常發生在症狀出現後的短時間內(如1小時內)。儘管猝死看似毫無預兆,但實際上,許多患者在「事發前數天甚至數週內,身體可能已經發出警訊」,他整理8大猝死前的常見症狀,呼籲民眾莫輕忽。
猝死前的常見症狀
1. 胸痛或胸悶:胸痛,是猝死前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表現。患者可能感到胸部有壓迫感、緊縮感,甚至疼痛會延伸至肩膀、手臂或下巴。數據顯示,約有50%的猝死患者在事發前曾經歷胸痛,並且93%的患者在猝死前24小時內有症狀反覆發作。
2. 呼吸困難或氣短:感到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可能是心臟無法有效供血的警訊。這種症狀常「伴隨胸悶或疲勞」,尤其在活動後更為明顯。
3. 極度疲勞或無力:即使沒有進行劇烈運動,患者可能感到「異常疲憊」,甚至無法完成日常活動。這可能是心臟供血不足的猝死前兆之一。
4. 心悸或心律不整: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律,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這種情況若未及時處理,可能易導致心臟驟停。
5. 頭暈、眼前發黑或暈厥:可能是腦部供血不足的結果,尤其是高血壓或冠心病患者更需警惕。
6. 盜汗或冷汗:無明顯原因的大量出汗,尤其是伴隨胸痛或胸悶,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信號。
7. 消化不適或腹痛:有些患者可能出現類似胃部不適的症狀,如腹痛、噁心或嘔吐。這些症狀容易被誤認為腸胃問題,但實際上可能與心肌梗塞的心臟缺血有關。
8. 睡眠問題:長期失眠、睡眠中被憋醒,或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這些可能增加夜間猝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