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獵龍片|萬丹農民欲哭無淚!綠鬣蜥大軍衝紅豆田「吃到飽」 一夜逮140隻成堆畫面曝光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外來種爬蟲類綠鬣蜥由於人為棄養,由於在台無天敵,野外數量年年攀升,嚴重影響農作物和生態,去年農業部估計恐有20萬隻綠鬣蜥入侵南台灣,目前正值紅豆播種季節,剛長出的新芽嫩葉遭大量綠鬣蜥啃食,損失慘重。當地縣議員洪宗麒昨天深夜帶隊進行「獵龍行動」,短短一晚便捕獲140多隻綠鬣蜥,數量驚人,重創當地生態。

紅豆是屏東縣萬丹鄉的重要經濟作物,有「紅豆故鄉」美譽,但縣議員洪宗麒近日接獲農民陳情,指辛苦播種的紅豆,剛冒出新芽嫩葉,就遭綠鬣蜥入侵啃食,而且數量相當驚人,洪宗麒近日組隊進行「獵龍行動」,短短一晚便捕獲140多隻綠鬣蜥,令他驚呼「一個晚上沒想到哪麽多 、再不好好趕緊處理,農民真的會損失慘重」。

綠鬣蜥是什麼?
綠鬣蜥 (美洲鬣蜥,學名:Iguana iguana),原產於中南美洲之陸域的爬蟲類動物,屬於大型蜥蜴,每次繁殖可產20-70顆卵,繁衍壽命相當快,成體偏好蔬果類食物,壽命可達10年。

紅豆故鄉在萬丹
根據農業部「食農教育」平台介紹,全台紅豆產量最多的地方就屬屏東縣,而屏東縣內之最就在萬丹鄉,全台每5顆紅豆就有1顆來自萬丹鄉!因為紅豆是一種特別需要日照的作物,但是在台灣卻只在秋冬季,利用稻田收割後的休息時間種植,而要找到最佳的種植之地,就屬萬丹莫屬了。
以前萬丹種植花麗豆、黃豆和地瓜,民國50年代才試種台灣原生種紅豆,當時試種的種子來自嘉義阿里山,沒想到萬丹種出來的紅豆產量多又好吃,加上原本種植在來米改成蓬萊米,稻米的生長日數縮短,秋冬裡作時間拉長,更加適合種紅豆。
萬丹不僅日照充足,加上土質肥沃、水源充沛,種出來的紅豆皮薄、顆粒飽滿,容易煮熟,而且煮好後不會皮、肉分離,口感十分細緻綿密。紅豆餅、「燒冷冰」都是萬丹在地知名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