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韌性預算!國防部1132億「戰備儲量翻4倍達120天」 產業效益划得來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共編列5500億元,另200億元後續留編,隸屬國防部項目預算共1132億元,位居部會預算之次高、僅次於財政部2500億元,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中國近年持續進行灰色地帶襲擾,併同軍事行動威懾,台灣必須要正視、警覺,這次特別預算將讓軍方戰備儲量從30天提升到120天。此次國防部預算項目皆為國內採購,預期創造國內產業附加效益1941億跟5萬多個就業機會。

根據韌性特別條例,此項特別預算上限5700億元,行政院會今通過預算編列,四大主軸編列情形,支持產業(780億元)、安定就業(150億元)、照顧民生(3070億元)、強化韌性(1500億元)總計5500億元,另200億元預留,視後續關稅談判進度用來加強支持產業、勞工及農業。

從各部會來看,財政部編列2500億元最多,其次為國防部1132億,再來是經濟部460億、衛福部360億、海委會296億、勞動部250億、教育部200億、農業部190億、內政部112億。

國防部預算編列1132億元,主要用於執行「強化國土防衛量能429億」、「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703億」兩大措施。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中國近年持續進行灰色地帶襲擾,併同軍事行動威懾,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必須要正視、警覺,這次特別預算將讓軍方戰備儲量從30天提升到120天,也能整建訓場及各式武器彈藥儲存場、提升資通環境,確保作戰韌性。
顧提到,提升資通作業環境跟設備,目標是要達成具有機動性、備源能力的軍民通用資通電架構,來因應中國不斷的網路攻擊、對我國資通電環境的破壞,不論平時或戰時,都要維持資通電韌性,指管不能中斷。

國防部戰略規劃司長黃文啟說,敵人對我國侵擾、破壞行動無所不用其極,過去3年看到從小艇侵擾、駭客攻擊、海纜破壞、無人機襲擾外島、常態性戰備警巡跟針對性軍演,對我國的資通設施、訓練及戰敗量能、海防三大面向構成極大危害。
據此,國防部在「強化指管通信韌性」方面編列673億元,用於軍民資通作業環境韌性與設備效能提升、作戰區通資基礎設備提升、網傳作業設備補充三項專案;「設施更新厚實戰備能量」編列429億元,用來改善重要防護設施;「守護海疆保護人民」編列30億元,內有2專案包括指管系統韌性及資安保護擴充、軍民共同圖像系統監偵能力。

黃文啟預劃執行進度,今年底進入招標作業,2026、2027年完成工作,獲得裝備發揮戰力,並指出預期效益,有效集中資源,快速提升戰力,同時讓國土安全獲得更高韌性;此外這次計劃皆為國內採購,預期可創造國內產業附加效益1941億跟5萬多個就業機會,有助帶動民間廠商加入國防建設跟國防產業的推動。
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說明,韌性特別預算上限5700億,這次編列5500億,後續留編200億,歲出優先以歲計賸餘4444億元來支應,不足的1056億元以舉債支應。政府會持續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貿易政策變化,保持財政彈性、應變能力,並依照經濟情勢變化適度調整支出結構、政策工具,來穩定經濟、保障民生,同時維持財政紀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