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巴科大要蓋了!新建工程5.8億元標出「世曦參一腳」 林佳龍親視察校區

台巴科大要蓋了!新建工程5.8億元標出「世曦參一腳」 林佳龍親視察校區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跟巴拉圭建交68周年,邦誼緊密,我國不僅規劃打造「台巴智慧科技園區」,也出資援建「台灣巴拉圭科技大學」,過去一度被質疑「空殼」的台巴科大,今年6月終於以5億8055萬元標出校園新建工程案,外交部長林佳龍9日率台灣企業代表團訪問巴國,同時視察台巴科大預定校區,他表示,台灣不只在打造一所大學,更是共築一個國家未來的創新基地,盼與邦交國共創人才培訓與鏈結的里程碑。
顧大罷免?網傳美國726後公佈台灣稅率 政院人士4字回應

顧大罷免?網傳美國726後公佈台灣稅率 政院人士4字回應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朝野陣營激烈交火,而美國總統川普至今未宣布台灣適用的對等關稅新稅率,引來國內產業及市場不安,網路今傳出美方有意等到7月26日大罷免後,再對外公布台灣關稅稅率,對此,政院人士直言「毫無根據」,台美雙方都希望在8月1日前完成協議,質疑選一個期間日期硬扯大罷免,是無稽之談。
「不能都靠國軍」一語惹議!賴清德今穿軍服視導水雷布放 布雷艇明年再增6艘

「不能都靠國軍」一語惹議!賴清德今穿軍服視導水雷布放 布雷艇明年再增6艘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國軍「漢光41號」演習9至18日進行中,總統賴清德日前到南部勘災一句「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引來在野黨批評,賴今天身穿軍裝前往高雄視導攸關不對稱作戰的「防禦性水雷」布放操演,他並現場頒發加菜金為國軍加油打氣。因水雷部署時間短,布放後即對敵人造成威嚇效果,因此我陸海空軍種將之列為優先行動項目,海軍表示,6艘布雷艇後續艇預計明年底完工,結合現有4艘將加速布雷效應,提升我國戰力。
普發1萬|民進黨團拆穿藍營「小英也發6千」話術 經費排擠效應一文看

普發1萬|民進黨團拆穿藍營「小英也發6千」話術 經費排擠效應一文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國民黨、民眾黨立委上周五再展人數優勢,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明定10月31日前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特別預算規模從政院原編列的4100億,拉高至5450億元,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陳培瑜今召開記者會痛批,賄選買票果然是國民黨DNA,一次燒光2350億慷國家之慨救罷免,澄清這次發1萬元跟前朝發消費券、振興券、普發6千元存在差異,籲在野立委別再去脈絡化抹黑。
客委會補助花蓮洄瀾晚會淪反罷造勢!主委囧被消失 吳崢:傅氏王朝急了

客委會補助花蓮洄瀾晚會淪反罷造勢!主委囧被消失 吳崢:傅氏王朝急了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距離首批罷免三階投票日7/26只剩12天,花蓮縣政府上周六(12日)盛大舉辦「龍獅鼓舞洄瀾晚會」,場內外瀰漫濃濃造勢味,現場發放「不同意罷免」傅崐萁的文宣,縣長、傅崐萁妻子徐榛蔚台上致詞喊話鄉親支持傅,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批評花蓮縣府領客委會補助辦該系列活動,卻未保持行政中立,連邀請卡也耍心機,在地發放的B版刻意刪掉客委會主委古秀妃名字,痛斥花蓮縣府從上到下沒中立,「傅氏王朝真的急了。」
罷免最新民調曝!不贊成占比勝出、投票意願近7成 游盈隆揭決勝點

罷免最新民調曝!不贊成占比勝出、投票意願近7成 游盈隆揭決勝點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首批24藍委罷免投票倒數12天,民進黨加入罷團催同意票,國民黨跟民眾黨互助守國會席次,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發布民調,不論是全國或24罷免案選區,不贊成大罷免的民意佔比超過贊成大罷免者,「反罷」看似略佔上風,但罷免方行動力高、投票意願達9成,且普遍認為這是場攸關台灣未來的存亡之戰。台灣史上首次大罷免行動,進入雙邊關鍵催票期,後續發展備受關注。
視察雲林農損!賴清德:貸款利率降到0 全品項救助?交由農業部討論

視察雲林農損!賴清德:貸款利率降到0 全品項救助?交由農業部討論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及豪大雨重創多個縣市農作,總統賴清德今前往雲林視察食用玉米及短期葉菜受損情形,強調政府會秉持「從優、從速、從寬、從簡」原則核予農民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將貸款利率從1.415%降到0,並輔導農民儘速復耕。他期盼大家團結一致,不分朝野黨派,中央與地方一條心,共同照顧農民、解決各項問題。
林右昌痛批傅崐萁「農民災損罪魁禍首」 親曝參拜宮廟目的

林右昌痛批傅崐萁「農民災損罪魁禍首」 親曝參拜宮廟目的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跟花蓮黨公職一同到花蓮慈聖宮參香祈福,希望花蓮豐饒豐收,也祈福受颱風重創地區盡快復原,他痛批,藍白聯手刪除各部會預算,農特基金9千萬也在列,中南部農民受害,罪魁禍首是帶頭的藍白黨團總召傅崐萁、黃國昌,這也是各地罷團發起罷免的原因之一。
「強有力的外交政策始於國家認同」 林佳龍:對抗中國錯誤詮釋2758號決議

「強有力的外交政策始於國家認同」 林佳龍:對抗中國錯誤詮釋2758號決議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接受荷蘭媒體《新右派》專訪時指出,一個強而有力的外交政策並非純粹來自軍事或經濟實力,更建立於國家認同,台灣致力將文化帶到歐洲城市,促進台歐間的理解跟親近。因應中國系統性威脅,林表示,台灣汲取歐洲應對俄烏戰爭的經驗,持續提升整體社會韌性,也呼籲民主國家攜手合作,保護民主體制。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