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貿易協議細節公布!關稅降至15% 半導體待遇曝光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美國與南韓周五(11/14)公布先前達成的貿易協議細節,包括南韓將向美國造船業投資1500億美元(約4.67兆元台幣),以及為其他工業領域額外投資2000億美元(約6.23兆元台幣),美國也同意把南韓輸美汽車及零組件在內商品的關稅從25%降至15%。南韓在半導體關稅方面也獲得較佳的待遇。
南韓總統李在明11月14日在首爾龍山總統府宣布美韓已底定貿易談判,說道「最終,影響我們經濟和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韓美貿易、商業和安全談判結束了。」
雙方14日最終敲定,並公布兩國關稅和國家安全磋商的成果文件「共同事實清單」(Joint Fact Sheet,共同說明資料),內容包括安保協定、貿易協議等。
在貿易協議方面,美國總統川普曾在7月表示,同意將南韓輸美商品的關稅降至15%,以換得南韓3500億美元(約10.9兆元台幣)的投資承諾。不過當時高額汽車關稅仍然有效,韓美政府在投資承諾的安排上也存在分歧。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上月29日借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周活動的機會舉行會談,並就關稅和國安焦點問題達成一致,雙方敲定事實清單耗時16天。
汽車、木材關稅降至15%
根據白宮公布的事實清單,美國已批准南韓為其建造核動力潛艦。華盛頓將與首爾密切合作,尋找燃料來源。同時,南韓將在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約10.9兆元台幣),其中1500億美元(約4.67兆元台幣)用於造船業。
中央社引述外媒指,美國決定將《貿易擴張法》第232條中適用的韓製汽車、汽車零組件、原木、木材、木製品等關稅降至15%。不過,目前為25%的汽車與零組件關稅何時起降至15%,文件中並未明講。
半導體關稅確保獲優待
針對美國政府還在研究中的半導體關稅,美方確保南韓不會受到比與其他國家簽訂協議更不利的待遇,不過比較的對象國家限定為半導體交易量高於南韓的國家。
美國還有意取消仿製藥、在美國無法取得的天然資源,還有飛機及零組件所課徵的15%相互關稅。
南韓方面表示,對美的3500億美元(約10.9兆元台幣)投資計畫包含2000億美元(約6.23兆元台幣)的現金,將分期支付,每年投資額不得超過200億美元(約6225.8億元台幣),以維持韓元匯率穩定。
事實清單指稱,兩國「達成共識」,南韓的投資不應「導致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南韓市場不穩定」。如果出現不穩定跡象,南韓可以尋求「調整資金數量和支付時間,美國將本著誠意認真考慮這項請求」。
美國核准韓建造核潛艦
針對美韓攜手造船一事,韓聯社報導,李在明表示,根據協議,南韓將建造核動力潛艦,並與美國在造船、人工智慧和核工業領域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然而彭博分析,美韓14日公布的共同說明資料仍留下了關於潛艇計劃的許多疑問。據知情人士透露,南韓國防巨頭韓華集團(Hanwha)旗下的費城造船廠,目前不具備建造核潛艇的能力,但該公司正準備在任何協議下建造潛艇,並設定了十年內建造2至3艘潛艇的內部目標,其中可能包括費城造船廠。
台海問題上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
而在安保領域,美國承諾將動用核能力在內的全方位力量,提供核保護傘,南韓將把國防開支GDP占比提高至3.5%,並承諾五年內採購250億美元美製軍事裝備,並向駐韓美軍提供計330億美元的援助。
此外也將推動「北韓完全無核化」,並敦促回歸對話。在台海問題方,美韓強調維護全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