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 林保署:湖水量剩15%!解除紅色警戒條件曝

社會 地方大小事
2025/09/25 12:22
雙齊綝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亮諭、盧麗蓮/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災,現場持續搜救及善後,光復鄉北富村街道滿是垃圾,甚至還堵住家門口,隨著今天轉晴,居民說「垃圾已經開始發臭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指揮所今早(25日)記者會指出,堰塞湖目前水量剩1300萬噸「不會有致災洪水」、「民眾可以回家清理家園」,入夜再回收容處所。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zoomin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堰塞湖水量剩15%

農業部林保署分署長黃群策今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指揮所記者會報告,據空拍回傳資料顯示,「原本很高的壩體已經消失不見」,剩下很多流沙都在河川當中,目前堰塞湖的壩體下切的高度已超過104公尺,比原來的高度降低104公尺,「湖水量僅剩1300萬噸」,其水量剩餘是原本的15%,應該不會有致災洪水發生。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指揮所今早(25日)記者會說明災後最新處理。林林 攝 zoomin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指揮所今早(25日)記者會說明災後最新處理。林林 攝

解除紅色警戒條要件

黃群策指出,但要解除紅色警戒條件是:必須視天候狀況,壩體本身的穩定度,還有河道上土砂狀況跟水量等綜合條件,判斷安全無虞,才能夠解除紅色警戒,在未解除成功前將持續的監測。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zoomin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白天可清理家園

再者,因不會有致災洪水的狀況發生,黃群策說,民眾白天可以回家清理家園,晚上建議回到那個收容處所,不要靠近河道以確保安全,隨時注意相關警訊發布。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zoomin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北富村垃圾滿路

臉書社團「花蓮同鄉會」昨有鄉親發文,「我也是光復人,全光復的垃圾都沖到阿姨家,擋住出入口,希望看到的相關人士可以幫忙協助處理,我知道大家都在忙著救援,辛苦大家,希望早日重建,加油」。北富村長黃進正也在臉書張貼多張現場照說,「這是防訊道路上堆滿了垃圾」。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zoomin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居民:已經開始發臭了

從照片可見,路面滿滿垃圾,部分區域伴隨未消的積水,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花蓮光復鄉今天高溫估34°C、體感38°C。環境潮濕悶熱,居民說「垃圾已經開始發臭了」,網友勸先撤離避離,目前救人為先,再清垃圾。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zoomin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災後滿路垃圾堵家門。取自FB@花蓮同鄉會

慈濟入災區清理

慈濟基金會今也動員抵達光復鄉,進行第一波的清掃工作。中央社報導,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目前公共區域已經有政府、軍隊清理,慈濟會分別入戶協助災民進行清理打掃,首先就光復車站前的2區清掃,目前淤泥慢慢在乾燥中,越乾會越難清理,因此希望盡快清掃,現階段面臨的挑戰是有電沒有水。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慈濟基金會協助復原,25日動員匯聚在光復火車站進行首波清掃工作,清除溢流帶來的淤泥。中央社(慈濟基金會提供) zoomin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慈濟基金會協助復原,25日動員匯聚在光復火車站進行首波清掃工作,清除溢流帶來的淤泥。中央社(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基金會指出,慈濟邀約各界投入災區清掃工作,預計第一波動員災區清掃時間為今天至29日的9時至17時,每日集合於光復火車站門口,須自備裝備雨鞋、防曬用品、飲用水、環保餐具、點心或能量補給品,慈濟將視天候狀況與需求調整行程,可事先洽慈濟報名。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堰塞湖 # 馬太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