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強」雷雨帶來了 鳳凰颱風寫58年紀錄!明天登陸後恐迅速變熱低壓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今天凌晨5點半針對鳳凰颱風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鳳凰颱風雖北上有減弱的趨勢,但對近海威脅仍不容小覷。預估鳳凰颱風將在明天傍晚至晚間左右非常接近台灣,很可能在屏東、高雄登陸,周四清晨從台東附近出海。由於受到台灣地形影響,鳳凰一登陸結構就被破壞,將會快速減弱,從上陸到出海這段期間,可能就會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鳳凰若登陸台灣,將是史上第2個在11月登陸的颱風。
鳳凰威力減弱仍不容小覷
輕度颱風鳳凰今天下午2時中心位置在鵝鑾鼻的西南方約 320 公里之處,以每小時10轉14公里速度,向北北東轉東北進行。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第26號颱風過去3小時強度略為減弱,中心目前在鵝鑾鼻西南方海面,向北北東轉東北移動,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台灣西南方近海,對台南、高雄、屏東、台東、恆春半島將構成威脅,預計此颱風強度有持續減弱且暴風圈亦有縮小的趨勢。
陸上警戒:台南、高雄、屏東、台東、恆春半島應嚴加戒備。
降雨警戒:宜蘭縣。
明天屏東、高雄一帶登陸 快速減弱為熱低壓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朱美霖今天下午2時40分最新一報指出,鳳凰颱風北上過程中,強度有逐漸減弱、暴風範圍稍微縮小趨勢,不過對近海以及陸地上的威脅還是不容小覷,特別提醒在宜蘭有超大豪雨的可能性。
預估鳳凰颱風大致在明天傍晚至晚間左右非常接近台灣,朱美霖分析,很可能在屏東、高雄這一帶登陸,再往東北方向移動,預估周四清晨從台東附近出海。由於受到台灣地形影響,結構遭受破壞,將會快速減弱,接近台灣時大致以輕度颱風之姿,但上陸一直到出海的這段期間,可能很快速就會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隨後持續往東北方向移動就會再進一步的變性為溫帶氣旋。
雨彈狂炸宜蘭
雨量觀測部分,今天0時至下午2時期間,累積雨量主要都分佈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整個東半部地區,尤其是宜蘭的這一帶的降雨勢相當的明顯,累積雨量宜蘭縣已464毫米,也因此氣象署持續針對宜蘭山區發布超大豪雨警戒,大豪雨的範圍則包含宜蘭平地、花蓮以及綠島部分,大台北地區、桃園山區、台東、屏東山區以及恆春半島、蘭嶼等也有豪雨等級的降雨。
一登陸就秒殺?
至於是否鳳凰颱風一登陸就被秒殺,解除海陸警報。朱美霖表示,如果說颱風因為台灣地形變得比較明顯減弱的話,可能就會變成熱帶性低氣壓,這個時候就不會存在颱風的影響,就會解除颱風警報。
至於是否鳳凰颱風一登陸就被秒殺,解除海陸警報。朱美霖表示,如果說颱風因為台灣地形變得比較明顯減弱的話,可能就會變成熱帶性低氣壓,這個時候就不會存在颱風的影響,就會解除颱風警報。
11、12月颱風少 61年來僅2個颱風
台灣的颱風多集中於夏季與秋季,冷季颱風相對比較罕見,朱美霖指出,11、12月颱風登陸確實比較少見,61年裡面只有2個颱風登陸,就是1967年的吉達強颱和2004年的12月的南瑪都颱風,算是蠻少見的。
今大台北東側、宜花注意共伴效應
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在臉書分析,鳳凰颱風未來的路徑預測來看,暴風圈邊緣預估將在明天(12日)凌晨過後開始接觸南部沿海,並且在明天白天期間逐漸涵蓋到雲林、南投以南陸地還有花蓮、台東地區,颱風中心有機會在周三傍晚過後於高屏沿海一帶登陸,接著很快的穿過南部上空,深夜就可能在台東沿岸出海後繼續進入東部海面,出海後強度將會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並且逐漸遠離,減弱為熱帶低壓的同時颱風警報也可望跟著解除,所以來到周四(13日)應該已經沒有鳳凰颱風的颱風警報,同時減弱後的熱帶性低氣壓也會逐漸離開台灣近海。
鳳凰颱風強度逐漸減弱,範圍也有縮小趨勢,陸地上的共伴效應對流發生不如預期明顯,比較強的降雨回波以及共伴鋒面強對流主要都落在東部、東北部海面上,陸地上的降雨大部分都是層狀降水回波遇到地形抬升所產生的持續性陰雨,但是陸地上光是靠地形抬升的累積雨量已經算是相當可觀。預估一直到今天(11日)晚間之前大台北東側、宜蘭到花蓮一帶都還是要注意共伴效應明顯降雨出現的情況,晚間之後隨著共伴效應位置逐漸往北調整,陸地上的降雨才會減少下來。
「非常強」雷雨帶來了
民間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提醒,隨著颱風逐漸北上靠近,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暖濕氣流交會輻合的位置,也會逐漸往北移動,目前宜蘭、北花蓮、東北角這一帶,有非常強的雷雨帶正在發展,雷電現象非常密集且頻繁,今天中午至夜晚基隆北海岸、新北東側、宜蘭、花蓮、雙北山區,特別嚴防劇烈降雨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