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1歲童遭機械車位奪命!證交所前副總也因此身亡 一次看懂4種車位差異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台中市北屯區一處住宅大樓上周六(19日)發生機械車位突然下降,導致1歲童遭重壓死亡意外。機械車位奪命並非首次,去年一名女子遭頸部被機械車位夾住喪命,證交所前副總經理黃乃寬前年也是遭機械車位夾住身亡,讓機械車位的安全性引起關注。

台中市北屯區一處住宅大樓機械車位上周六(19日)傳出意外, 一名父親帶著2個孩子正準備外出,抱著1歲兒子開車門時,車位突然下降,2人墜至下層車坑,1歲幼童因此不治。警方初步調查,疑為另名車主未發現有人,啟動設備造成憾事。

台中女去年遭夾住送醫不治
機械車位奪命的意外過去也曾發生,去年一名台中的女子在使用機械停車位時,頸部被機械車位夾住,緊急送醫,不過傷者到院後明顯死亡,已宣告急救無效。
都發局當時調查發現,該處機械停車設備未定期安檢,已於現場張貼勒令停止使用。中央社報導,都發局並針對建築物升降設備及機械停車設備管理人違反建築法,依規處1萬5000元罰鍰,令其限期改善或補辦手續,屆期仍未改善或補辦手續者,將連續處罰。

證交所前副總經理黃乃寬也因此意外喪命
71歲證交所前副總經理、元大期貨獨立董事黃乃寬2023年1月準備駛離停車格時,因機械式車位不明原因故障,導致黃男被夾在車門與機械式車位柱子之間,黃男送醫後不治。
機械車位增空間使用性
機械車位因使用面積較小、價格便宜,而較平面車位有優勢,但相對的其實也存在取車較耗時、維修費較高等缺點。
車位大致上依照停車場的進出方式將車道分為坡道式與升降式,再依停車位置分成平面式和機械式,兩者差異主要為停車方式和空間,因後者可利用墊高的方式,增加停車數量。

一次看懂機械車位4類
若以機械車位來看,可分「坡道機械車位」、「機械平面車位」、「升降機械車位」和「機械循環式車位」4種,而後者是俗稱的停車塔。
坡道機械車位
停車位是機械設計,汽車由坡道進入停車場空間,車子停進車位,駕駛離車後透過車位附近的操作鈕,可控制升降架上升或下降。
機械平面車位
停車場沒有坡道設計,汽車要將車子駛入升降電梯內,車與人一起搭到停車場,當閘門開啟後,車子開離電梯停到平面車位。
升降機械車位
停車場沒有坡道設計,汽車要將車子駛入升降電梯內,車與人一起搭到停車場,當閘門開啟後,車子開離電梯停到機械車位,並透過操作鈕,控制升降架上升或下降。
機械循環式車位
俗稱停車塔,由管理人負責將車停進去,車主只需要將車停在升降的平台上即可。
「PALA 來學財產自主推廣協會」曾在粉專分析,升降機械車位面積小,價格相對低廉,缺點是機械車位有限制高度與載重,較大的車行會無法停,也要支付固定維修的費用,另外,在進出停車場以及取車都會比較耗時。若是沒有預算的限制,當然是推薦優先選擇坡道平面車位,比較不會有取車上的問題,也不用擔心如機械車位故障的問題。

機械停車設備故障的排行榜
「機械車位守護者(盛鴻機械)」提醒,停進機械式車位時,應先注意車輛尺寸與重量,是否在該車位的容許長寬高與總重限制內。
機械停車設備常發生故障的排行榜中,榜首為「常年未保養或保養不確實」,其次依序為超載使用,車輛未停定位、出入庫未注意導致撞壞光電裝置、元件壽命屆期之故障和控制元件受潮發生鏽蝕之故障。
盛鴻機械提醒,日常的正確使用與定期保養維護更是不可或缺,唯有透過專業管理與使用者的配合,才能有效降低設備故障率,延長使用壽命,保障人車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