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分科測驗落幕|教團:命題品質穩定進展 應重視區域、議題平衡

生活 文教
2025/07/12 21:21
六百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分科測驗今(12)日落幕,全國教師會表示,今年試題特色為結合時事、科技與生活情境,並強化資料判讀與表達能力,命題品質穩定進展,但仍有精進空間,如部分科目創新題型偏少、命題題材與區域選取偏重等,建議要提升評量透明度與一致性,並建立題材分布原則,確保區域與議題的平衡。

分科測驗今天落幕,全國教師會強調,命題品質穩定進展,但仍有精進空間。圖為分科測驗考生考完後開心走出考場,陳卓邦攝 zoomin
分科測驗今天落幕,全國教師會強調,命題品質穩定進展,但仍有精進空間。圖為分科測驗考生考完後開心走出考場,陳卓邦攝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7/11至7/12舉行,總計有39190人報考。針對今年分科測驗試題,全國教師會表示,試題特色為結合時事、科技與生活情境,並強化資料判讀與表達能力,整體命題品質呈現穩定進展。

然而,全國教師會指出,從題型分布、難度差異與命題取材等面向來看,試題仍有精進空間。首先,試題貼近現實生活與時事脈動的趨勢明顯,例如物理科納入半導體製程,數學科以盲盒抽獎、家電程式設計為背景,地理、公民等科則涵蓋AI產業鏈、國際貿易與社會勞動等主題,整體命題已脫離傳統背誦與標準化模式,但部分科目創新題型比例偏低,問題導向設計不足。

全國教師會認為,分科測驗試題特色為結合時事、科技等。圖為分科測驗考生,陳卓邦攝 zoomin
全國教師會認為,分科測驗試題特色為結合時事、科技等。圖為分科測驗考生,陳卓邦攝

另外,全國教師會觀察,各科試題混合題型,如問答、圖表、資料處理等相當普及,部分科目占比約三成,反映出評量方式趨向多元。不過,化學、地理、公民等科整體偏難,跨章節與資料整合題型增多,反觀生物科則難度過低,創新不足,且數乙對數B學生難度過高,影響應試公平性與入學機會,突顯選科制度下的結構性壓力,仍需解決。

此外,全國教師會也說,試題的命題題材與區域選取也有偏重問題,例如地理科大量聚焦美國議題,東亞與本土內容不足,歷史科軍事與殖民主題比例過高,忽略文化、性別與原住民等議題,公民科也未涵蓋選修課綱中的「中國政治與區域和平」相關試題,恐壓縮教學多元性,不利學生公共素養與國際視野的拓展。

全國教師會強調,試題的題材、區域選取有偏重問題。圖為分科測驗考生,陳卓邦攝 zoomin
全國教師會強調,試題的題材、區域選取有偏重問題。圖為分科測驗考生,陳卓邦攝

全國教師會建議,要強化命題與教學的對話,提供具體命題實例與素養導向說明,並且公開混合題的評分標準與示例,提升評量透明度與一致性,另也要建立題材分布原則,確保區域與議題的平衡,同時檢討選考制度與各科難度配置,降低因選科導致的不公平。

全國教師會強調,肯定大考中心的努力,也呼籲教育部持續優化命題與考招政策,實踐「適性揚才、多元入學」理念。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分科測驗 # 全國教師會 # 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