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最危秘境!堰塞湖第一手現況曝 林保署:集水區現新裂縫「地表持續變形」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6千萬噸洪水重創光復鄉,不僅沖毀家園,更奪走19條寶貴人命,尚有5人失蹤待援。為準確評估馬太鞍溪堰塞湖後續隱患,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日前派遣9人探勘隊,冒險徒步前往堰塞湖現地勘查,搜集更多資訊,以利專家學者做出實際判斷。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堰塞湖地區地表持續變形,馬太鞍溪集水區多處有新裂隙,顯示開挖便道、鑽炸目前不具安全性,貿然施工恐引更大規模崩塌。

兩路特遣隊深入湖區 取得珍貴地形資料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於堰塞湖形成之初即啟動應變,並委託登山界山林文化工作者、東搜搜救組副組長張光承擔任總籌劃。為全面掌握堰塞湖上、下游地形,分署同步規劃了萬榮林道及光復林道兩條路線進行探勘。
林保署指出,萬榮林道特遣隊依據航測圖資、空拍資料、光達與1/5000相片基本圖等綜合研判後,規劃自萬榮林道上切、腰繞舊林田山鐵道進入,為兼顧安全與效率的最佳路線。隊員們攜帶繩索、草刀與十字鎬等各種技術裝備,克服中級山崎嶇地形及多處崩塌路段。沿途透過空拍與定位掌握地形風險並記錄堰塞湖區崩塌與水文變化情形。

堰塞湖溢流口後退 河道兩週沖深逾百米
萬榮林道特遣隊歷經五天艱難行程,於10月5日成功抵達馬太鞍溪主匯流口,觀測到堰塞湖壩體與溢流口位置。現場情況顯示,堰塞湖溢流後短短兩週內河道已被強大水流沖刷加深逾百公尺,沿途峭壁陡峭、溪水侵蝕力強大,證實短期內河相與地形變化極為劇烈。此外,溢流口位置相較先前空拍資料明顯後退,顯示該地區仍在持續快速演變。
另一支由萬榮工作站技士賴光榮領隊的光復林道特遣隊,亦於10月8日完成任務回報。兩支隊伍帶回的珍貴資料,為花蓮分署的評估提供了關鍵佐證。

地表仍持續變形 暫緩開挖施工便道
花蓮分署依據探勘結果研判,堰塞湖地區地表仍持續變形,馬太鞍溪集水區多處可見新裂隙。基於安全考量,目前開挖施工便道或鑽炸作業皆不具備安全性,貿然施工恐引發更大規模崩塌。
花蓮分署表示,感謝東搜及登山探勘團隊的專業支援與現地資料回報。未來將持續監測堰塞湖的變化與潛在風險,此次探勘成果將作為專家學者評估現場地形與研擬防災與減災策略的重要參考資料,以期更精確掌握地質變化,擬訂出解決堰塞湖危機的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