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ETF配息也要課稅 94萬以下股利有抵稅效果

財經 股市基金
2025/05/04 19:08
林巧雁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愈來愈多人投資ETF存股領股息,除了薪資所得之外,股利所得也要計入所得課稅,股利所得稅分為「合併課稅」、「分離課稅」兩種,可依據有利自己的方式報稅,如果股利所得低於94萬,較適合「合併課稅」。

股利低於94萬建議併入綜合所得合併課稅。陳卓邦攝 zoomin
股利低於94萬建議併入綜合所得合併課稅。陳卓邦攝

股利所得課稅二擇一

根據財政部稅務入口網,合併計稅每戶抵扣金額上限8萬元,以8萬元除以8.5%為94萬1176元,也就是說,股利收入在94萬以下用合併計稅,能全額抵扣上限8萬元,且股利抵扣金額高於應繳納金額,還有機會退稅。表示94萬元以下的股利有抵稅效果,超過94萬元以上的股利沒有抵稅效果。

元富證券指出,無論是購買個股還是ETF,只要投資標的屬於「國內公司」,配息都需要課稅。ETF配息科目主要分為3大類:股利所得、收益平準金、資本公積/財產交易所得(資本利得)。

ETF配息只有一種要課稅

境內發行的台股ETF只有「股利所得」(54C股利或盈餘)屬於營利所得,需要併入稅務申報,並適用「二擇一制」課稅──合併計稅、8.5%抵減稅額」或「分開計稅、28%稅率」。

此外,若單次股利給付達2萬元(含)以上,需扣繳2.11%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且以單次給付上限1000萬元為限。

永豐金證券舉例,假設一名上班族的年收入92.3萬元、有5萬元的股利所得,適用最基本的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7萬,綜合所得淨額為55萬元,適用5%的課稅級距,綜所稅金額為2.75萬元。

發放股票股利不須立即繳所得稅

若選擇「合併計稅」可再獲得8.5%股利抵扣額,實際應繳的所得稅額可再減去4250元(5萬*8.5%)的股利抵扣額,最終應繳的綜合所得稅為2萬3250元(2萬7500-4250)。

收益平準金是拿投資人的「部分本金」來配息,不是所得不需課稅,同時也免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若ETF的配息來源屬於財產交易(國內)所得,透過出售成分股所獲得的價差(利得),這部分不需負擔所得稅,也不須納入健保補充保費。

至於配股不直接構成應稅收入,與現金股息不同,當公司派發股票股利時,投資者並沒有立即收到現金收益,因此股票股利發放時不需要立即繳納所得稅。

若是所得高、40%以上稅率的存股族,則建議採「分離課稅」。分離課稅將股利所得分開計算,採28%課稅,對課稅級距40%以上的納稅人較有節稅效果。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ETF # 股利 # 分離課稅 # 合併課稅 # 現金股息 # 股票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