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紡織股王儒鴻:關稅大致底定 訂單能見度由3個月拉長至6個月
美國對等關稅大致底定,紡織股王儒鴻總經理洪瑞廷今天表示,訂單能見度已從3個月拉長到6個月,部分客戶已經開始談明年1、2月的訂單,下修訂單的狀況不存在。

儒鴻今天舉行法說會,洪瑞廷表示,關稅大致底定後,儒鴻積極與品牌端溝通,7月起陸續重新議價,希望把匯率、關稅因素反映在裡面。他坦承,新開發的品項訂定新合約,轉嫁成功機率高;但如果是原本的舊產品,要完全轉嫁成本會比較困難,下半年仍然充滿挑戰。
不過洪瑞廷捎來好消息,他表示,原本最擔心就是年底美國年終購物季(Holiday season)的訂單狀況,從目前的客戶下單情況來看,「下修的狀況不存在」。
第2季EPS僅2.19元創8年多新低
隨著關稅底定,原本觀望的客戶重新下單,目前儒鴻的接單能見度已經從上次法說會提出的3個月,拉長到6個月,部分客戶已經開始談明年1、2月的訂單。
儒鴻已公布半年報,第2季歸屬母公司淨利新台幣6.01億元,季減64.2%,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65.3%,創下2017年第1季以來的8年多新低;毛利率25.65%,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5.87個百分點,單季每股純益2.19元。
第2季認列7.3億匯兌損失
儒鴻財務長林芬如今天說明,儒鴻第2季獲利下滑主要受新台幣升值衝擊,認列匯損高達7.3億元;另外,新台幣是從5月急升,儒鴻正常備有2至3個月的安全庫存,第2季剛好面臨成本結轉的陣痛期,使用高美元匯率購買的原料,去生產低美元匯率計價的產品,不利毛利率表現。
林芬如強調,從8月起,高價庫存消化的差不多,成本壓力可望紓緩,第2季是儒鴻今年的營運谷底,第3季可望逐漸回升。(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