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金錢豹酒女撞死甜點師!姊慟訴夢碎 忌日寫信「要她記住那夜代價」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8年前,台中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酒駕案,金錢豹酒女顏子娠2017年11月14日凌晨吸毒又酒後開車,撞死開設烘焙坊的法式甜點師陳育邦,年僅32歲的陳育邦人生正要起飛,夢想卻戛然而止。
顏女遭判9年6月徒刑定讞,至今仍在獄中服刑,陳育邦的姊姊陳昱芳連續6年每逢弟弟忌日,都會寫信入獄,提醒顏女奪走一個年輕生命,她接受《知新聞》獨家專訪,細述弟弟短暫卻燦爛的人生,盼用他們的傷痛提醒社會大眾,別讓酒駕、毒駕悲劇重演。

自學法式甜點創業 夜市擺攤起家
陳女回憶,弟弟從小個性單純,國中畢業後進入空軍軍校就讀航修專業,服役六年後退伍,考上中興大學企管系,希望展開不同的人生路。畢業後,他曾在電子公司擔任業務,卻在職場中發現自己對烘焙的熱情,開始自學法式甜點、取得證照,並用退伍金創業。


創業初期他曾虧損百萬,父親看到他的拙於成本控制,便全力協助,從原物料、進價、定價到產品定位,一步步建立經營基礎,陳男也從夜市擺攤販售法式甜點,身穿廚師服、手持麥克風推銷現做甜品,甚至現場烤糖衣展示專業,吸引眾多顧客注目。

原計畫開第二間店 甜點夢被酒駕撞碎
姊姊感性地說,弟弟創業的那幾年是他最閃耀的時光。他將每一道甜點視為藝術創作,手寫筆記、畫設計圖,細膩追求層次與創新。他長期提供清寒學生免費點心,並接受公益邀約分享創業故事,過去曾拜師著名法式甜點師李依錫,並計畫開第二間店,將甜點夢想推向餐飲業更高層次。遺憾的是,弟弟卻因為一場可以預防的意外喪命,夢想就此止步。

回娘家吃完飯接噩耗 弟弟遭酒駕撞碎體無完膚
陳女沉重回想案發前一天,2017年11月13日,因為爸爸11月生日,她帶著小孩回娘家台中吃飯,隔天凌晨家裡電話響起,警察來電告知,弟弟車禍重傷在加護病房,「警察說狀況不太好」,陳女爸媽匆匆出門,陳女打開檯燈幫弟弟抄心經祈福,弟弟仍傷重不治。
陳女回想,她趕到醫院地下室看到弟弟,已是冰冷遺體,爸爸悲痛地問她,「你有看到他的身體嗎?他被撞得爛爛的,什麼地方都不是完整的...」陳女隨後看到警察帶著肇事的顏女走出,顏女看到她,隨即下跪痛哭,不斷說著「姊姊對不起」!她忍不住怒斥「妳酒醒了沒」!但在憤怒之後,卻是無止盡的悲傷。


陳昱芳形容,弟弟剛走的那段時間,是「混亂的兩個月」,一家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身心俱疲,只能匆忙處理弟弟遺物與甜點店的後續事宜。


一家人將弟弟的衣物全數送給朋友,唯有一本顧客留言冊被母親收藏,自己則保留弟弟的一套廚師服,成為僅存的記憶錨點。弟弟的遺照則選用他與甜點師傅李依錫的合影,象徵他對甜點的熱愛與人生軌跡的起點與終點。

甜點店轉讓 對方保留店名紀念
陳女表示,弟弟過世後,甜點店轉讓給一位年輕甜點師,對方保留了原店名以示紀念。陳小姐則保留弟弟滿滿的手寫食譜與設計圖,打算未來整理出版,讓他的創意與心血繼續傳承。她笑稱:「弟弟的字真的很醜,但看得出來他多麼用心。這些甜點,都是他留給世界的語言。」


肇事酒女已入獄 死者姊定期通信提醒過錯
至於肇事的顏女,過去已有兩次酒駕紀錄,當晚不僅吸食K他命還酒後駕車,並在肇事後逃逸。法院二審2018年判處顏女9年6月徒刑,並須賠償死者雙親1068萬元。顏女放棄上訴,全案於2018年定讞。

在刑事審理期間,顏女常常語出驚人,例如提出將自己未來的孩子過繼給陳家,以彌補「單傳香火」的失落,讓姊姊覺得荒謬,「我們在意的是家人的失去,不是香火的延續」。
顏女的母親也曾到靈堂捻香,卻署名「肇事者媽媽」,更令陳家人難以接受。
陳昱芳直言,很多人不知道犯了錯要怎麼彌補,「認為你需要錢我給你錢,你需要人我給你人,但從頭到尾無法理解被害人家屬的痛」。
她也在顏女入獄後,每逢弟弟忌日,都會提筆寫信給顏女,「最早我想要讓她記得,11月14號這一天,她犯了什麼錯」。陳昱芳說,「我一年只會寄一封,目的是想知道她在(監獄)裡面到底有沒有在反省」。
她也收到顏女的親筆懺悔信,兩人定期展開對話,但她認為,顏女的前兩封信都是一直懺悔說對不起,直到後來,才慢慢想為酒駕事故宣傳、服務。


雖顏女被判重刑、民事部分也被判賠1068萬元,但陳女更在意的是--「對方是否有能力賠償?」她指出,打官司不為錢,而是讓社會知道:維權是有可能的,不能讓生命的價值打折私下和解。
盼酒駕悲劇勿重演 沒本錢再失去年輕人
針對近年來酒駕、毒駕事件依舊頻傳,尤其3月8日台中又發生一名高醫大職能治療系的陳姓大四生,兼職跑外送遭吳姓洗車工人酒駕撞死,吳男犯後還肇逃;4月22日彰化則發生康橋學生騎單車環島,遭毒駕的蕭姓男子開車衝撞造成7學生受傷,讓人心痛又憤怒。

陳育邦胞姊對於類似事件一再發生,「覺得很遺憾」,她說,酒駕撞死高醫大學生的吳姓工人,無照、闖紅燈、肇逃的行為與顏女如出一徹,讓她覺得台中儼然不是個安全的都市,且弟弟喪命後,她每次回台中娘家,騎車、過馬路都會一直幻想側面有車撞上來。
她認為現行酒駕防治的制度多屬「事後補償」,無法真正預防,「酒駕根本原因是個人缺乏自我控制,生活沒有重心,這是一個社會教育問題」。她呼籲從教育著手,讓每個人懂得生命的價值,她也認為,若施政和立法不配合更有效的措施,酒駕零容忍其實還有好遠一段路。
陳育邦胞姊認為,無論毒或酒,都會削弱人的意志力,這樣的人開車上路總是具有極大殺傷力,因為受害的都是遵守規範的人,可能是長者、孕婦、學子、孩童、勤快的勞動者甚至是家庭的支柱,尤其現今社會面臨少子化,「沒本錢再失去年輕人」。她呼籲政府必須拉高社會成本去預防,強制介入輔導有前科者、強制戒除毒癮,做好事前預防和輔導,避免憾事再發生。
在這起悲劇之後,陳家人選擇用理性與堅韌,穿越失去的深淵。他們的故事提醒社會:酒駕和毒駕不只是交通違規,更是對生命的挑釁;每一條生命背後,都有一個家庭、一段未竟的夢想、一份無可取代的愛。她只希望願這份傷痛,不再重演。願每個人在上路前,都記得那一夜的代價。
相關新聞
酒女撞死甜點師|死者姊連6年通信兇手!內容曝光 盼活著贖罪「不代表原諒」
酒女撞死甜點師|酒駕肇事率下降!毒駕暴增6.7倍成新隱憂 基層警揭查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