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女撞死甜點師|酒駕肇事率下降!毒駕暴增6.7倍成新隱憂 基層警揭查緝困難
【記者林志青、丁牧群/台北報導】金錢豹酒女顏子娠2017年吸毒又酒駕撞死甜點師陳育邦,震驚社會,顏女也因此入獄服刑至今。過去酒駕撞死人案件層出不窮,引發輿論怒火,然而隨著社會大眾「酒駕零容忍」的聲浪,以及政府多次修法加重刑責及罪名,近年酒駕案件已逐年下降,《知新聞》取得相關數據發現,雖酒駕肇事確實明顯下降,但毒駕案件成為新隱憂,去年毒駕件數為前年的6.7倍,不僅新北三重警員黃瑋震、新北土城清水派出所長劉宗鑫都命喪毒駕輪下,4月22日發生的康橋單車環島遭撞7生受傷,駕駛也被查出毒駕上路釀禍。不過基層警員直言,毒駕查緝難度高於酒駕。

酒駕近3年取締逐年遞減
警政署統計,近3年酒駕取締件數,從2022年的6萬2403件到今年的4萬8270,確實逐年遞減。全國取締件數佔比超過6成的六都比較發現,除台北與新北2023年的件數較前一年增加外,其餘4都也都是逐年遞減。
近3年酒駕取締件數
時間 | 酒駕取締件數 |
2022 | 6萬2403 |
2023 | 5萬9584 |
2024 | 4萬8270 |
資料來源:警政署

酒駕近3年移送逐年下降
由於若酒測值超過0.25,已涉犯《刑法》公共危險罪,必須移送法辦,警政署統計至於近3年酒駕移送法辦件數也逐年遞減,2022年為3萬5126件,2024年已降至2萬7429件。詳細比較六都的酒駕送辦件數,只有高雄近3年逐年增加,其餘則多為遞減。
時間 | 酒駕移送法辦件數 |
2022 | 3萬5126 |
2023 | 3萬3467 |
2024 | 2萬7429 |
資料來源:警政署

酒駕死亡人數近10年驟減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統計發現,2014至2024年全國酒駕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樣也是逐年遞減,從2014年酒駕事故死亡的534人,至去年酒駕事故死亡降為160人,10年降幅達7成。

酒駕刑責加重 最重可比照殺人罪判死刑
從酒駕取締、移送、死亡數據等資料來看,酒駕在台灣的確有逐年好轉的跡象,不管是懲處力道加重,或是發現累犯率提升,立法機關都著手對症下藥,也確實獲得顯著成效。
2019年5月,立院三讀通過《刑法》第185條之3修正案,加重酒駕刑責,酒駕5年內再犯,若導致重傷,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死則可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僅如此,若酒駕致死或致重傷是故意造成,也修法改為可比照《刑法》殺人罪,最重可判死刑。
酒駕未肇事刑責也提高
立法院2022年1月24日再度三讀通過的《刑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陸海空軍刑法》等「酒駕三法」修正案,對於酒駕未肇事者,原本最高2年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提高到最高3年有期徒刑、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新法也新增酒駕肇事致重傷者除原本刑責外,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酒駕撞死人者除了原本刑責,還得併科200萬元以下罰金。對於酒駕累犯的認定,也從5年內再犯延長為10年內再犯。
初犯 | 10年內再犯 | |
酒駕致重傷 | 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 |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0萬元以下罰金 |
酒駕致人於死 |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0萬元以下罰金 | 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重無期徒刑,得併科300萬元以下罰金 |
毒駕案暴增 從民眾到執法警員都命喪輪下
雖酒駕案件逐年下降,但毒駕案件卻不斷暴增,造成不少憾事,成為社會治安新隱憂。
根據法務部統計,近年酒駕致死和毒駕致死案,酒駕致死起訴的件數和人數逐年下降,從2022年的102件,下降到去年的78件;毒駕致死的起訴件數於2022年為12件,去年則增加為21件。
地檢署近年酒駕、毒駕致死統計
年 | 酒駕致死起訴件數/起訴人數 | 毒駕致死起訴件數/起訴人數 |
2022年 | 102/102 | 12/12 |
2023年 | 47/49 | 5/5 |
2024年 | 78/78 | 21/21 |
2025年1-3月 |
22/22 | 4/4 |
資料來源:法務部
2024年7月13日,新北市三重員警黃瑋震遭毒駕黃姓男子逆向衝撞致死,引發社會震驚;沒想到同年9月30日,新北市土城清水派出所長劉宗鑫盤查陳姓女毒蟲時,遭陳女拖行衝撞身亡,兩案的駕駛都施用依托咪酯「喪屍菸彈」。去年9月17日下午,新竹虎林國中前方發生一輛賓士車衝撞2輛騎機車載孫子回家的阿公、阿嬤,造成1死5傷慘劇,駕駛彭姓男子也被查出施用「喪屍菸彈」。
根據警政署統計數字,毒駕取締件數於2022年全國僅46件,2023年為315件,然而到去年卻爆增為2131件,是前一年的6.7倍。
從六都來看,毒駕修正案正式施行前,僅新北2023年取締112件最多,2024年以台南467件居冠,台北461件居次,桃園90件墊底。
近年毒駕取締件數
時間 | 毒駕取締件數 |
2022 | 46 |
2023 | 315 |
2024 | 2131 |
資料來源:警政署

喪屍毒品氾濫
細究毒駕數字去年暴增,原因之一為過去毒駕的認定必須伴隨肇事,但2023年底《刑法》修正案施行後,放寬毒駕認定,只要尿液檢驗出安非他命、海洛因、大麻等毒品,且數字超過185-3規定公告的相當濃度,就構成犯罪,不再需要造成具體危險才構成毒駕,且刑責比照酒駕。其二則是依托咪酯去年濫用件數暴增,高檢署指出,2023年食藥署通報檢出的依托咪酯的濫用件數為22件,2023年光是1到9月已多達上千件,暴增58倍,且施用者多為年輕族群。
也因此行政院2024年11月27日公告將依托咪酯由三級毒品改列為二級毒品,最大差別在於施用者也有刑責,最高可處3年有期徒刑;持有者恐面臨2年有期徒刑或20萬元以下罰金,如持有淨重20公克以上,刑責加重為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70萬元以下罰金。製造、運輸或販賣者,最高可處無期徒刑,得併科1500萬元以下罰金。
毒駕查緝難度高 基層盼檢測工具早日上路
雖政府先後修法加重酒駕、毒駕刑責,另將「喪屍菸彈」中的依托咪酯,從三級毒品改列二級毒品,但實務上,基層警認為,取締毒駕的難度比酒駕高上許多。台北市刑警大隊毒品查緝中心隊長賴楷淳直言,毒駕關鍵在於驗尿;警方攔查可疑車輛,如果沒有明顯危險駕車狀況,也沒有發現毒品,無法強制要求駕駛驗尿。
相較國外採用唾液檢測毒品,國內至今無法採行,賴楷淳表示,唾液檢測目前都還是研究階段,由於毒品的多樣性及混合施用狀況,要用唾液進行檢測,必須通過國家實驗機構對於各種毒品設定檢驗閾值,才能上路。面對新興毒品不斷推陳出新,危害無所不在,政府應提供員警更方便的查緝毒駕工具,才能維護社會秩序安定。
相關新聞
獨家|金錢豹酒女撞死甜點師!姊慟訴夢碎 忌日寫信「要她記住那夜代價」
酒女撞死甜點師|死者姊連6年通信兇手!內容曝光 盼活著贖罪「不代表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