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秋老虎沒在怕!動物園新買刨冰機 黑熊吃水果剉冰、水獺享碎冰飯糰

秋老虎沒在怕!動物園新買刨冰機 黑熊吃水果剉冰、水獺享碎冰飯糰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夏季各地高溫炎熱,連續出現36度以上天氣,台北市立動物園為因應高溫,在動物活動場提供小屋屋簷、樹蔭、人工噴霧、噴水、水池瀑布等消暑良方,為了讓動物們在炙熱的天氣中保持清涼,動物園中央廚房今夏新添製冰機,提供夏季限定版「蔬果剉冰」,讓保育員可以隨時為動物們取用碎冰,搭配蔬果精料等食材,讓黑熊、水獺能夠大快朵頤,又清涼消暑。
療癒片|大嘴鳥、樹獺移居「共享空間」 叫囂偷食同居日常超趣味

療癒片|大嘴鳥、樹獺移居「共享空間」 叫囂偷食同居日常超趣味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館(熱帶雨林室內館)2025年6月下旬翻新大巨嘴鳥活動場,設置新枝幹、藤蔓、仿木棲架等,還特別安排二趾樹獺「蘇珊」(雌)、「葉橙」(雄)與大巨嘴鳥「共享空間」當室友。保育員發現,樹獺「葉黃」有時會攀爬在網籠上,隔網和共享空間裡的樹獺「葉橙」互相「叫囂」,大巨嘴鳥偶爾「順手」取食樹獺的食物,或無意中擋住樹獺的去路,雙方可愛同居日常增添不少趣味性。
圓圓21歲生日!北市動物園特製「躺椅貓熊」蛋糕萌翻 牠見狀暴力開吃

圓圓21歲生日!北市動物園特製「躺椅貓熊」蛋糕萌翻 牠見狀暴力開吃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今天是大貓熊「圓圓」的21歲生日,台北動物園特別準備特製蛋糕為牠慶生,大批民眾也爭相拍照慶祝。園方表示,今年的蛋糕是「海灘休閒風」,外觀是一隻貓熊躺在竹製躺椅上,而圓圓一看到蛋糕就秒衝過來,捨棄愛吃的甘蔗,直接拆下躺椅開啃,讓園方也笑說,吃得相當養生非常棒。
棕熊「小喬」遭馬戲團棄養收容 腫瘤復發不治!動物園:以人道離世

棕熊「小喬」遭馬戲團棄養收容 腫瘤復發不治!動物園:以人道離世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在8月19日表示,棕熊「小喬」離世了,因保育員日前觀察到「小喬」出現喘促、懶散、沒精神與食慾下降等症狀,今年3月時乳腺腫瘤手術的位置也再次出現紅腫與脫毛,醫療團隊檢查後,確定「小喬」變得更加嚴重,左下腹紅腫處採樣初步判斷為惡性腫瘤細胞復發,經動物福祉評估小組討論後,決定以人道方式協助「小喬」安詳離開。
小菜鳥報到!台北動物園「笑翠鳥」添丁 孵出2隻新成員寶寶

小菜鳥報到!台北動物園「笑翠鳥」添丁 孵出2隻新成員寶寶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區笑翠鳥家族,今年5月迎來2隻新成員!目前由笑翠鳥父母與前一窩的一隻姊姊帶著兩隻小「菜鳥」,總共5隻笑翠鳥,生活在熱帶雨林區的戶外活動場,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笑翠鳥寶寶6月初剛睜開眼,6月底時就已經離開樹洞內的巢位,長成體型外觀幾乎和爸媽一模一樣的亞成鳥,歡迎大家來雨林區觀察笑翠鳥育幼。
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棕熊「小喬」今年3月剛手術移除位於鼠蹊部破裂的乳腺腫瘤,同時檢查出肺部腫瘤轉移,近日「小喬」開始出現喘促、精神與食慾下降等臨床症狀,照養及醫療團隊發現牠左下腹皮膚脫毛紅腫,不排除腫瘤有復發跡象,保育員讓小喬自由選擇進出室內冷房,但照顧老齡或生病的動物時,其代謝及散熱能力降低仍必須納入考量,將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市府犬被爆棄養!他怒「高調養隔年退」 高虹安:林智堅市府送動保所

市府犬被爆棄養!他怒「高調養隔年退」 高虹安:林智堅市府送動保所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2020年高調認養動保所內的「棕棕」,還在社群介紹牠是「市府犬」,市府的新員工,如今「棕棕」卻被發現又出現在收容所,等待好心人收養。對此,新竹縣流浪動物珍愛協會總幹事湯宏正譴責,新竹市政府在2020年底高調宣傳認養「市府犬」棕棕,卻在隔年悄悄將其退回防疫所,至今無任何公開說明。新竹市長高虹安則證實,「棕棕」是前市府送回收容所。
木柵動物園怪盜!靠一招偷6蝴蝶、豆娘藏紙袋 竟稱:帶回家給兒子看

木柵動物園怪盜!靠一招偷6蝴蝶、豆娘藏紙袋 竟稱:帶回家給兒子看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盧姓男子今年6月1日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手臂一伸就抓到5隻蝴蝶、1隻豆娘,放進紙袋內,館內工作人員雖沒目睹他抓蝴蝶過程,但發現他行跡詭異,趕緊調閱監視器畫面,驚見盧男的抓蝴蝶秘技,報警將他逮捕,盧男供稱秘訣是利用手臂上的汗水吸引蝴蝶停留,然後輕鬆得手。台北地檢署今依竊盜罪起訴盧男。
到北市動物園學插秧!「呷好稻香報」開跑 親子體驗收割農活

到北市動物園學插秧!「呷好稻香報」開跑 親子體驗收割農活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從插秧開始學起!台北市立動物園今(12日)起舉辦「呷好稻香報」農事體驗營的收稻課程,帶領參與的親子們回到四個月前親手種下的稻田進行收割與打穀。這項活動從插秧開始,貫穿了稻作生長週期,旨在讓學童與家長們親身體驗農事辛勞,同時觀察稻田如何成為多元動物的棲息地,落實環境教育的理念。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