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台灣關稅有望談到10~15%? 專家指3議題還有協商空間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美國政府公布台灣關稅為20%,高於日、韓,總統賴清德昨親自主持記者會稱僅是暫時性關稅,對於關稅議題,資深證券分析師許博傑指出,目前雙方仍處於第一階段協商,儘管初步設定關稅為20%,但在後續磋商中仍有調整空間,「預期最後有機會談到10%到15%左右的水準」,他認為,台灣出口結構以高科技產品為主,美方若對此類產品課過高稅率,最終將由美國本土企業承擔成本,長遠來看不具合理性。 2025/08/02 12:43 財經 產業脈動
趙少康崩潰!遭酸「馬+桶=馬桶」痛斥太侮辱 堅稱32%關稅不是亂講的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中廣前董事趙少康日前爆料美國對台關稅32%遭打臉,昨他稱匯率陡升12%了,加上20%關稅,整體影響高達32%。遭民進黨做梗圖嗆「馬+桶=馬桶?」趙少康今被問及此事氣到不行,直呼「太侮辱人了」,難道民進黨「土+匪=土匪嗎?」,反問為何不能12%+20%,這是小學算數就知道,更嗆盡量出征好了「幾千人太少了,50、80萬人來出征我。」 2025/08/02 11:25 政治 黨政要聞
朱立倫轟「關稅+匯損達32%」 綠營回嗆憑空捏造:理盲造謠算式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美國政府今(8/1)日公布台灣關稅20%,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批評,關稅20%加上匯率損失約12%,仍然是32%的重大成本負擔,掀起在野黨抨擊聲浪。對此,民進黨發言人戴瑋姍表示,20%並非最終結果,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在野黨憑空捏造關稅稅率加上升值匯率等於32%的理盲造謠算式,毫無理論根據,顯見在野黨不懂經濟、不懂談判、數學更不好,造謠倒是很在行。 2025/08/01 19:13 政治 黨政要聞
近8百萬國際客訪台「消費破3220億」!這國旅客日撒7千、最愛買茶葉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交通部觀光署今(1)日發布「113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摘要,113年來台旅客達785.77萬人次、全年觀光消費達3,220億元,其中新南向旅客占來台人次3成2,為疫後最大市場、美國則是消費潛力居冠。另外,觀光署也同步公布「113年台灣旅遊狀況調查摘要」,113年國人國內旅遊2.2億旅次及旅遊支出首度突破5千億元,雙雙創下歷年新高,顯見民眾旅遊意願與消費力道回升。 2025/08/01 18:55 生活 旅遊
20%關稅分析|國泰世華:短期衝擊可控 傳產首當其衝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針對美國政府於今日宣布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此次措施雖不若市場最悲觀預期,但仍將對傳統產業造成實質衝擊,並提醒8月10日前美方是否延伸關稅至半導體與ICT產品,將成關鍵轉折點。 2025/08/01 18:35 財經 國際焦點
爆台灣關稅32%翻車被洗版 趙少康怒回嗆:民進黨和側翼自己騙自己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美國今公布對台關稅20%,不少網友到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臉書洗版,嗆他先前爆料對台關稅32%遭打臉。趙少康則回嗆「出征無法轉移焦點」,民進黨和側翼自己騙自己,自我安慰20%比32%,痛斥「20%關稅喪權辱國」。 2025/08/01 17:10 政治 黨政要聞
20%關稅分析|謝金河:沒有付代價可接受 拿什麼換是關鍵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美國川普揭牌台灣關稅20%,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天受訪指出,20%是暫定關稅,沒有付出代價的情況下,可以接受,20%不是最後關稅,也不是天花板,要向下談多少要看台灣要讓步多少?高或低都可能有變化,很難講。 2025/08/01 15:52 財經 產業脈動
賴清德親釋疑20%關稅! 藍白不買單狂嗆:失敗逃避的精神勝利大內宣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美國今公布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引發議論。總統賴清德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表示20%非台灣談判目標,將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願意進行談判。對此,民眾黨要賴清德不要「精神勝利法」的大內宣,要務實理性面對關稅,坦承且誠懇地向國人交待。 2025/08/01 15:48 政治 黨政要聞
20%關稅分析|專家認為這原因比預期好 半導體若能拿到最低就是成功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美國今宣布台灣暫時性關稅20%,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表示,剛開始看數字覺得很差,但仔細看內容,嚴格不能說失敗,比預期好,因為投資、開放市場都沒有包進去,關稅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232條款,半導體關稅才是台灣的命脈。總統賴清德記者會有說,就是要把半導體232跟對台關稅一起談,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談判的結果還算是可以接受,還算不錯,預期很好的。 2025/08/01 15:05 財經 國際焦點
史上第三多!勞動基金6月大賺2083億元 上半年虧損836.5億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日公布6月份勞動基金運用績效,雖然面臨美國關稅政策變數、以伊衝突加劇等因素影響金融市場,但6月單月仍轉虧為盈,賺進2083億元,是歷年單月第三高的收益。不過,今年上半年仍虧損836.5億元,收益率負1.22%。 2025/08/01 14:58 生活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