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憂鬱與躁鬱症基因新機制!台大揪近千個變異點 助新藥研發

憂鬱與躁鬱症基因新機制!台大揪近千個變異點 助新藥研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憂鬱症和躁鬱症有一部分受到基因變異影響,多重變異疊加將顯著提高發病機率,然而過去研究多侷限於白人,台大公衛系教授郭柏秀攜手國際團隊,納入東亞、南亞、非洲裔與拉丁裔樣本,辨識出697個與憂鬱症、298個與躁鬱症相關的遺傳位點,較既有報告多出近4倍,有助優化診斷標記、研發新藥。
2月死亡2.1萬人!超額死亡創疫後新高 專家:非流感致死暴增「是複雜警訊」

2月死亡2.1萬人!超額死亡創疫後新高 專家:非流感致死暴增「是複雜警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內政部統計今年2月死亡人數高達21888人,為8年來高點,肺炎和流感死亡人數合計2745人,佔死亡人數12%,有人認為是肺炎和流感死亡數較多所致,但經查並未較上年同期暴增。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分析,今年2月超額死亡29%創疫後新高,預估今年是疫後超額死亡高峰。 專家指出,主因是嬰兒潮世代和X世代的慢性病、癌症免疫負債增加2-3倍,加上呼吸道併發症增加。臨床觀察,這次冬天特別冷且冷的時間長,不少老人心血管疾病惡化,重症塞在急診未即時收住加護病房就會提高死亡率,專家憂心,醫療照護系統不改善,超額死亡仍會發生。
《創造奇蹟的旅程》紀錄片感恩上映 健保30年曲折內幕全都錄

《創造奇蹟的旅程》紀錄片感恩上映 健保30年曲折內幕全都錄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1995年台灣開辦全民健保,改變「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社會問題,讓台灣被世界看見且享譽國際,2025年健保上路30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研究基金會及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製作《創造奇蹟的旅程》紀錄片,完整記錄健保30周年政策發展史,讓社會各界對健保脈絡有全面性和系統性了解,將有助於各界深度討論健保如何永續。
教室通風降5成新冠傳染!下次疫情不停課? 台大研究登國際

教室通風降5成新冠傳染!下次疫情不停課? 台大研究登國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新冠疫情證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室內空間加強通風可有效減少傳染,下一次呼吸道疫情大流行,是否有辦法做到不停班停課?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提出三項建議,包括加強通風讓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800ppm以下、教室容留人數降為三分之一,減少室內停留時間,增加戶外課程安排。
健保30年遇雙刀流!台大院長憂心醫護出走 小兒科現警訊

健保30年遇雙刀流!台大院長憂心醫護出走 小兒科現警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高齡化和少子化雙刀流使得健保財務面臨危機,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過去大家只著重可近性和可負擔性,但醫療品質也很重要,公立醫院的財務應變能力不如私人醫院,醫護人力出走讓他憂心忡忡,尤其小兒科醫師招不到人是非常嚴重警訊,不能老用血汗醫護、道德綁架和情緒勒索來撐,應給予合理報酬。
大腸癌公費篩檢下修至45歲 台大推估10年可減少1800例

大腸癌公費篩檢下修至45歲 台大推估10年可減少1800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行政院已拍板,明年起大腸癌公費篩檢年齡擴大,從原本的50至74歲,調整為45到74歲,台大公衛學院預估2025年下調至45歲,至2035年可減少1800例大腸癌。台灣在2004年開始提供50至69歲公費大腸癌篩檢,截至2019年已成功減少男性發生率12.4%,女性發生率11.6%,顯示擴大篩檢對象,愈早期發現降低死亡率。
汪建民「不抽菸」肺腺癌病逝!一發現就末期 醫疾呼:3類人也須篩檢

汪建民「不抽菸」肺腺癌病逝!一發現就末期 醫疾呼:3類人也須篩檢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藝人汪建民「不菸不酒」,卻在去年底傳出罹患肺腺癌4期,今天家屬證實,汪建民在昨(8日)天病逝,享年56歲。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是國人10大癌症之首,也是國人10大死因首位。越來越多不抽菸民眾仍得病,有研究顯示為其他內在基因變異或外在環境因素導致,醫師疾呼,無家族史、不抽菸或甚少下廚,須考量相關篩檢。
全球暖化加劇腎傷害!含糖飲解渴更糟糕 可吃冰沙降溫

全球暖化加劇腎傷害!含糖飲解渴更糟糕 可吃冰沙降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暖化讓夏日氣溫屢創新高,加劇對腎臟的傷害,尤其是東南亞和東亞濕熱地區,台大公衛學院提醒,戶外工作者、老年人、孕婦、肥胖、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是熱危害的高危險群,應補充含電解質的水分,別喝含糖飲料以免腎功能傷害更明顯,少量的冰沙就能快速降低核心體溫也是不錯的選擇。若出現頭暈、頭痛和想吐,可能就是中暑早期症狀。
健保點值1點1元吵什麼|消基會憂搞倒健保 學界促打開費率上限

健保點值1點1元吵什麼|消基會憂搞倒健保 學界促打開費率上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點值是否該保障1點1元引發各界爭論,醫界強調人民健康不該打折,若修法通過要幫醫事人員加薪,但消基會和學界認為,破壞健保總額制度很危險,保障點值無疑是「快馬加鞭搞倒健保,奔向墳場」,支持健康投資、財源多元化,應該先打開健保費率6%上限,更重要的是合理分配。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