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綠能亂象!星耀做到生態共榮 14種保育鳥類飛來光電廠棲息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星耀能源公布生態白皮書,公開旗下茂正光電廠生態共榮有成,吸引超過120種鳥類飛來棲息,包含黑面琵鷺等14種保育鳥類,造就電廠有「候鳥變留鳥」的共榮現象,成為近期光電案場爭議與口水戰下的一線曙光。 2025/07/22 10:12 能源
丹娜絲對太陽能板損害多嚴重?彭啟明曝受損情形 「有一半零檢出無污染疑慮」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嘉南地區多處太陽光電案場遭丹娜絲颱風受損,環境部估算損壞的光電板約14.5萬片,立委王育敏憂心,至今仍有業者未清理且積水恐釀登革熱,環境部環管署署長顏旭明回應,要求業者限期2周內清理完畢。 2025/07/16 11:38 能源
批太陽光電不敵「大魔王」變災難 環團:加速發展屋頂型光電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挾著狂風暴雨重創南台灣,引發海上型、地面型太陽光電諸多爭議,環團10日在環境部前召開記者會,要求重新檢討並加強發展非公家屋頂型光電,同時呼籲政府不斷開發天然氣接收站,恐破壞生態及陷入財政風險。 2025/07/10 12:55 能源
網傳高雄和山光電案風災後黃河潰堤?能源署:AI合成圖非實景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網路流傳高雄和山光電案,不敵丹娜絲颱風侵襲,出現圖文佐證的嚴重災情,經濟部能源署嚴正澄清,「那是AI合成圖,相關影像並非現場實景。」 2025/07/08 18:59 能源
避免再爆和山光電案爭議 能源署將於1個月內盤查全台地面型光電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高雄大樹和山光電案爭議持續延燒,立委要求未來經濟部審核光電開發案,應讓環境部加入環評,能源署代理署長李君禮也允諾,1個月內全面盤查全台所有的地面型光電。 2025/06/25 16:50 能源
經部光電透明專區現「和山光電案」驚人面積 能源署:每周派人盯業者改善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高雄和山光電案愈演愈烈,高雄市長陳其邁震怒,將此案移送地檢署偵辦,要求能源署撤銷開發許可、終止開發,從能源署19日上架的「光電透明專區」來看,此案開發面積大到驚人,能源署表示,未來每周派員在現場盯業者改善。 2025/06/19 13:35 能源
核三停機台灣零核電時代 學者籲:政府應將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制拉長至60年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隨著核三廠二號機於2025年5月17日下午卸載,5月18日凌晨起正式除役,台灣結束了近半世紀的核能發電歷程,正式邁入「零核電」時代。多位學者專家今(19日)表示,政府要做的事就是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制延長至60 年。 2025/05/19 11:39 能源
光電專題1|弊案、陳抗、蟑螂頻傳成阻力 「小屋頂」有望成新解方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政府積極拓展再生能源,目前以太陽光電佔比最高,未來持續被寄以厚望,希望能達成2026再生能源發電佔比20%目標。只是在太陽光電蓬勃發展之際也衍生不少問題,包括陸續爆發弊案、地方民眾抗爭以及外商受到黑道勒索退出台灣市場等,為此,政府除了祭出補助也建立平台以打擊綠能犯罪,廠商雖認同政府獎勵及防弊措施,但業者為避免紛爭,目前更傾向發展「小屋頂光電」,專家也認為,小屋頂光電對環境影響較低,也較能規避環評與土地使用爭議。 2025/01/30 18:57 能源
為光電案場與民宅距離爭議解套 案場以2公頃為分界!電協金50%要給村里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今天公告電業相關法規及電協金修正草案,透過修正「設置地面型太陽光電設施景觀及生態環境審定原則」,幫助光電業者案場與民宅距離爭議解套,此次修訂以2公頃為分界管制,案場面積逾2公頃,設施應距離該區域邊界20公尺以上,或距離15公尺以上但需設高度1.5公尺以上綠籬;若未達2公頃者,其案場則應距離該區域邊界5公尺以上等相關規定。 2025/01/24 18:54 能源
加速再生能源發展!經濟部推動「風光精進計畫」 5大執行重點一次看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為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經濟部今年將推動「風光精進計畫」,關於「風光精進計劃」具體內容,經濟部表示,已規畫從5大重點來執行,在風電方面除了透過每日工程進度追蹤及定期管考會議,掌握及監督施工中的風場進度,也將建立「CPPA綠電信保機制」、離岸風電泛官股售電公司等來協助購電方,以利穩定綠電供應;光電部分則以漁電共生容許案源優先推動,家戶屋頂擴大推動部分也有獎勵提升民眾設置誘因。 2025/01/15 16:37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