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防空避難點太瞎!竟緊鄰加油站、瓦斯行且「錯誤百出」 陳其邁回應了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政府大推城鎮韌性,不過高雄市議員張博洋今天踢爆「防空避難專區地圖」避難點位置離譜,有的緊鄰加油站、瓦斯行,連實際位置也跟地圖標示差距甚遠,直批「漏洞百出,有夠瞎的!」。市長陳其邁對此表示,會全面檢討,在最短時間更新資料。 2025/08/08 13:55 政治 地方大小事
24+1大罷免大失敗!藍白合作展現主流民意 洪孟楷:台灣不需要對立仇恨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首波24+1大罷免大失敗!昨天開票結果,國民黨籍立委洪孟楷以投票率53.71%,同意罷免票數9萬4808票、不同意罷免票數12萬1592票,票差2萬6784票,否決罷免案。今天上午洪孟楷視察「泰山中山段青年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他向執政黨喊話「執政黨發起惡意罷免,不要讓台灣再次內耗內鬥」。藍白展現主流名義,執政黨要正視。 2025/07/27 13:13 政治
有片|92歲獨居阿吉伯靠飲水機燒水擦澡 颱風毀屋!志工搶修送暖 【記者王勇超/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挾風帶雨侵襲南台灣,造成台南多處災損。獨居在玉井山區的92歲長者「阿吉伯」的房屋原本就年久失修,這次颱風來襲後,屋內嚴重滲水、牆壁坍裂、電線裸露,生活安全堪憂。衡山基金會結合志工團隊前往幫阿吉伯修繕受損房屋,守護偏鄉長者最後的避風港。 2025/07/27 13:05 社會
有片|民進黨「抗中保台」牌失效? 侯友宜:人民眼睛雪亮 選票還立委公道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昨天首波24+1罷免投票結果無一過關。一度選情告急的葉元之,在侯友宜「母雞帶小雞」幫忙拉抬突破重圍,最終以2293票之些微差距險勝。侯友宜今天視察「泰山中山段青年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針對外媒評昨「大罷免大失敗」是民進黨「抗中保台」牌失效?侯友宜說「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用選票還給立委一個公道」 2025/07/27 12:24 政治
分析|國民黨挺過大罷免!這4人是關鍵 學者勸未來別太囂張「選民會討厭」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首波大罷免塵埃落定,國民黨以「零失守」之姿成功守住24席藍委,跌破外界眼鏡。學者分析,藍營勝出關鍵在於盧秀燕、蔣萬安、韓國瑜組成的「黃金三角」策略奏效,民眾黨黃國昌開闢「還柯文哲公道」第二戰場牽制民進黨。反觀綠營和罷團整合失靈,動員乏力,加上罷免理由不足,在藍營優勢選區難有作為。不過學者也提醒,儘管勝選,但國民黨若走向激進,恐引發鐘擺效應,「選民絕對不喜歡驕傲的政黨跟政治人物」,若要為未來的地方和總統選舉佈局,更應回歸理性中庸之道。 2025/07/27 06:48 政治 內幕評論
大罷免大失敗!點名戰犯 工運人士林佳瑋:柯建銘責任最大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4藍委和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今(26)日投票,全數都未罷免成功。為此結果,資深工運人士林佳瑋表示,投票結果顯示人民不想一直再被抗中保台的口號情緒勒索,而是希望政府確實改善國家韌性、回應基層生活困境,她也點名,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應該為此結果,負起最大政治責任。 2025/07/26 20:53 政治 黨政要聞
白營大咖站台林沛祥! 嗆726要讓賴清德公開道歉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大罷免投票剩不到72小時,國民黨今晚在基隆舉辦反惡罷團結造勢大會,現場擺滿2400張紅椅,立法院長韓國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基隆市長謝國樑等藍白大咖到場,力拚衝票到最後一刻。助講嘉賓、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上台時,台下歡呼聲不絕於耳,他嗆726是全體人的戰爭,要讓總統賴清德在726向全體國人道歉。 2025/07/23 19:45 政治 黨政要聞
柯建銘稱打倒KMT等了60年! 侯友宜反擊了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天透過臉書寫下2653字說明為何要支持大罷免?還以一本小學6年級1963年的日記,立志要打倒KMT,還說,這一刻他等了60年。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表示,台灣最不需要用政治鬥爭,執政黨應該包容體諒,讓台灣共好共榮,這才是最主要的。 2025/07/22 16:53 政治
口誤稱「黃國昌被關近1年不是民主」 趙少康:真讓人痛心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距離首波24藍委罷免案僅剩7天,國民黨今趁著選前黃金周在新北市板橋第一體育場舉行反惡罷大造勢,現場喊出破2萬人雨中相挺。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助講時,不慎口誤說,「黃國昌民眾黨主席現在還關起來關近一年,這是民主嗎?這不是民主,這是司法迫害」 2025/07/19 18:00 政治 黨政要聞
跳抖音歌《大展鴻圖》被罵爆 幼幼台迅速下架!家長看法兩極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近日知名兒童頻道東森幼幼台,在其社群平台播放由5名主持人大跳抖音洗腦舞蹈歌曲《大展鴻圖》的片段,跟風增加節目互動性。然而影片播出後,迅速引發部分家長的強烈不滿與反彈抵制,認為抖音平台上充斥著不適合兒童觀看的內容,該台對幼童有極大影響力,跟風之舉可能對幼童產生不良影響。 2025/06/29 14:01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