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俄前總統挑釁言論 川普下令部署2艘核潛艦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周五(8/1)表示,他已下令兩艘美國核潛艇改變航向,在適當區域就位,作為回應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在社群媒體上高度挑釁的言論。這也是美俄兩個核武強權之間,罕見的公開對峙。 2025/08/02 14:06 國際 寰宇要聞
人物|徐巧芯挺過大罷免 「松信蜜獾」續走刀尖跳舞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今天太累了,回家後想大睡一覺,明天再醒來」大罷免投票這天,徐巧芯聲音沙啞、眼神疲憊,這位35歲的立委,從政早歷經無數腥風血雨,她走過政壇最險惡的戰場,也挺過了最難熬的罷免投票。在開票結果出爐後,她和其他北市立委在市長蔣萬安陪同下受訪,自詡蜜獾的她,忍不住泛淚哽咽,深深一鞠躬謝謝大家。 開票結果,北市(南松山、信義)藍委徐巧芯,罷免門檻57785票,開票結果同意票62633票過門檻,但未超過不同意票75401票,罷免未通過。 2025/07/26 20:09 政治 國會攻防
訪問中國大陸被問台灣問題 澳洲總理:支持維持現狀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12日展開任內第2次訪問中國大陸行程,第一天就被迫努力迴避關於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提出的新國防要求提問,並堅稱澳洲支持台灣「維持現狀」。 2025/07/13 17:59 國際 寰宇要聞
「小七又要出來了」!海鯤號第3次海測出港 首度出現民間加油團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今日上午再度從高雄出港,展開第三次海上測試。外界早已接獲消息,港區外還首度出現民間加油團。不過,紅毛港文化園區二港口旁的監視器畫面,繼上次海測時被關閉後,再度消失,引發外界議論。 2025/07/03 11:58 政治
賴清德屢提兩場戰役目的曝! 黨政人士:反共護台是最大公約數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晚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再次提及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炮戰,重申在反共護台下團結全台灣,黨政人士指出,賴清德十講至今,始終圍繞在台灣面臨中國的強大威脅,「反共護台是全國的最大公約數」,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充裕國防預算,然而國民黨、民眾黨在立法院大幅刪凍國防預算,已引發全世界高度關注,因此賴清德向全民懇託,接下來政府提出的國防特別預算需要立委們的共同支持。 2025/07/01 22:16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團結十講討論度爆表!今晚換講國防 喊話在野支持預算挺國軍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三階投票倒數,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給罷團底氣,不過日前他拋出雜質說、台灣沒派代表參加制憲等內容,遭在野狂轟,連民進黨內部也傳出雜音,希望賴別講了,不過,賴清德晚間6點半將以國防為題,繼續其第四場演說。 2025/07/01 19:30 政治 黨政要聞
上看26兆!川普2026國防預算曝光 砸錢買飛彈、無人機劍指中國大陸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根據周三(6/25)公布的美國預算資料,美國總統川普希望在2026會計年度的國防預算中提高軍人薪資、採購更多高科技飛彈與無人機。同時,為了節省開支,川普計畫削減海軍文職人員,並減少購買軍艦和戰鬥機。白宮表示,這筆經費將用於嚇阻中國在印太區域的侵略行為,並振興美國國防工業基礎。 2025/06/26 18:50 國際 寰宇要聞
海鯤號今第二次海測!即時觀測影像竟停止直播 原因曝光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本月17日進行首度海測,9天之後,海鯤號今進行第二次海測,下午2時30分返回高雄港。台船公司表示,海鯤號已順利完成各系統海上動態組合驗證及艦船操控運轉能力,台船公司後續會依照測試結果調校與改善,以利執行後續各階段海上測試。 2025/06/26 18:36 政治
潛艦預算解凍曙光? 海軍曝海測3項目要先做完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17日完成首次海測,外界關注後續海測進度和後續艦預算解凍。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今指出,後續要繼續做海上浮航3到4次,淺水測試50公尺、深水測試200公尺,之後再加上必要作戰測試,才完成所有海上測試。 2025/06/25 11:21 政治 黨政要聞
美「午夜重錘」伊朗核子設施 衛星影像曝碉堡剋星戰果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美國於伊朗當地時間22日凌晨執行「午夜重錘行動」,出動7架B-2匿蹤轟炸機對伊朗的福爾多、納坦茲核設施投擲十多枚碉堡剋星炸彈,同時以潛艦發射近30枚巡弋飛彈打擊伊斯法罕的核子設施。儘管美國官員宣稱攻擊行動讓伊朗核子計畫「倒退」好幾年,但外部專家分析最新衛星影像,認為伊朗的核計畫雖然受創,但遠未達被徹底摧毀的程度。 2025/06/23 16:23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