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媽祖進香今天出發 氣象署下午拱天宮前Live報天氣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一年一度進香,今(1)日晚間23點25分登轎後隨即出發。氣象署將於今天下午,在拱天宮前Live播報進香期間天氣預報及提醒。至於近日天氣,今天各地多雲,不過,週五、週六(5/2、5/3)東部局部短暫陣雨,西部午後也有短暫雨。 2025/05/01 10:33 生活 知天氣
白沙屯進香|破紀錄!33萬人瘋史上最硬「粉紅超跑」 今深夜進香起駕 【盧麗蓮/綜合報導】「白沙屯媽祖」進香因每年路線不固定,對香腳燈來說充滿了魅力,5月1日(農曆4月5日)晚間23點25分登轎後隨即出發,展開超硬急行軍,3日衝到北港。今年報名人數近33萬人,估計進香隊伍長達20公里遠,打破歷史紀錄,盛況相當空前。很多人好奇,為何這場宗教盛會能保持一路訊號超強,其實跟電信三雄的強力支援有關。 2025/05/01 09:24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突發現場
白沙屯媽祖5/1深夜登轎啟程!33萬人隨行 交通疏運一文看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為中部地區重要宗教盛事,今年活動自今(5/1)日23:25登轎出發至5月11日15:45回宮,活動總計10日,去年報名約18萬人次,今年已破33萬人次,創歷史新高,為滿足民眾需求及協助紓解地方交通壓力,交通部首次與「白沙屯拱天宮」合作,主動與拱天宮聯繫,積極瞭解需求並規劃疏運措施,包含台鐵加開、增停白沙屯站等,高鐵增班,公路規劃往返高鐵、台鐵直達車。 2025/05/01 07:00 生活 交通
白沙屯媽祖進香吸33萬人報名!交部疏運:台鐵增班、高鐵客運接駁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為中部地區重要宗教盛事,今年活動自明(5/1)日23:25登轎出發至5月11日15:45回宮,活動總計10日,去年報名約18萬人次,今年已破33萬人次,創歷史新高,為滿足民眾需求及協助紓解地方交通壓力,交通部首次與「白沙屯拱天宮」合作,主動與拱天宮聯繫,積極瞭解需求並規劃疏運措施,包含台鐵加開、增停白沙屯站等,高鐵增班,公路規劃往返高鐵、台鐵直達車。 2025/04/30 07:00 生活 交通
白沙屯媽祖5/2進香起駕 33萬人追史上最硬「粉紅超跑」!禁忌、交通路線一次看 【盧麗蓮/綜合報導】「白沙屯媽祖」進香因每年路線不固定,對香腳燈來說充滿了魅力,今年進香將在國曆5月1日(農曆4月5日)晚間23點25分登轎,預計5月2日凌晨出發,3日到北港,4日凌晨0時40分進火,展開史上最硬的瘋狂急行日程。而今年報名人數達33萬人,估計進香隊伍長達20公里遠,打破歷史紀錄,盛況相當空前。 2025/04/29 11:59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春季均溫20.4°C創14年來第三冷 梅雨季估雨量正常至偏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時序將進入5月,中央氣象署回顧,今年春季2月到4月天氣偏冷,均溫只有20.4°C,是2011年以來同期第三冷的春天。另外,5月、6月是梅雨季,氣象署預測,今年5月到7月氣溫正常至偏高機會大,而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機會最高。 2025/04/29 11:37 生活 知天氣
「五月颱」醞釀中?專家:熱帶擾動5/1前後增強 趕在梅雨季來報到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歐美模式觀測,菲律賓東南方有一個熱帶擾動99W正在發展。中央氣象署表示,目前看來確有低壓發展的跡象,5月若有颱風也屬正常。氣象專家林得恩說,「99W,趕在梅雨季來報到!」預計5月1日前後強度繼續增強,初估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2025/04/28 08:40 生活 知天氣
明雨彈掃全台!一周天氣出爐 首波梅雨「這天」報到、今年首颱恐生成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又要變天了!明(28)日又一波鋒面通過台灣,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明起全台都將迎來明顯雨勢,尤其中部以北留意短延時強降雨,周二後天氣再轉乾;須特別注意的是,5月即將迎來梅雨季,預估下周日會有首波梅雨鋒面生成,對台灣天氣影響仍要再觀察。另外,在菲律賓東南方海面有熱帶擾動正在發展,有機會增強為今年首颱。 2025/04/27 17:30 生活 知天氣
本周4變臉!反覆放晴雷雨 勞動節氣天氣曝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本周台灣天氣變化快速。今日鋒面遠離,各地天氣好轉,晴時多雲,氣溫回升,午後山區及東半部偶有零星短暫雨。明天有另一波鋒面移入,中部以北、東半部及南部山區防局部劇烈天氣;29、30日再好轉;5月1日勞動節又一波鋒面接近,午後有局部陣雨。而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則指出:「告別春雨、迎接梅雨!」降雨訊號顯示5/5後就可能有今年第1波梅雨鋒面報到。 2025/04/27 10:02 生活 知天氣
政府對電力需求預測太保守? 經濟部指已將AI及資料中心用電納入考量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針對網路政論節目指出政府對電力需求預測過於保守、重啟除役火力機組及我國光電收購價格偏高,經濟部昨天回應,「政府每年盤點中長期電力供需,包含近年AI新興技術發展及運具電動化等趨勢,均已納入考量」。再生能源亦參考國際推動經驗,並由經濟、會計、工程等相關專家學者組成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定會嚴謹檢視各項再生能源成本資料,近年光電躉購費率已大幅下降。 2025/04/24 11:22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