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為何記憶體大廠紛紛押注HBF技術 連「HBM之父」都看好這特性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隨著AI推理市場迅速成長,記憶體行業逐漸步入「後HBM(高頻寬記憶體)時代」,不僅三星、SK海力士等記憶體晶片巨頭紛紛推進第六代HBM,更有全新技術如HBF(高頻寬快閃記憶體)正虎視眈眈,試圖抓住這場AI存力的競爭浪潮。 2025/11/01 18:10 財經 科技新知
群聯、奇景等6家IC設計廠獲經部8.4億補助 聚焦AI、高速互聯與邊緣運算技術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持續推動「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支持國內IC設計業者投入具國際領先地位的晶片及系統研發。 2025/10/30 15:37 財經 產業脈動
旺宏Q3持續虧損!董座吳敏求向投資人道歉 曝11月「重出江湖」親自看廠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旺宏(2337)今舉行法說會,由於第3季營運未能如預期轉虧為盈且連虧9季,董事長吳敏求表示他「對於第3季的表現非常失望」,沒有達到原先預期,因此向投資人道歉,同時,他透露「11月開始重出江湖,看看能不能夠在往後的1年,做出一些有效的成績出來。」 2025/10/29 17:19 財經 產業脈動
工研院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6.5兆年增22% 明年將達7.1兆續創新高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受惠於AI 資料中心、邊緣運算及供應鏈積極備貨需求,工研院預估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6.5兆元,年成長率22.0%,包括IC製造、設計及封測產業均同步創下新高。這股強勁動能將延續,預計2026年產值將正式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率為10.0%。 2025/10/28 16:41 財經 產業脈動
輝達加持!台股AI族群再起漲勢 投信:主動式ETF搶搭AI紅利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近期OpenAI、NVIDIA、AMD、Tesla等AI巨頭間的交叉持股與深度合作持續發酵,推升全球AI基建與推理晶片需求,帶動台灣AI供應鏈續漲。野村投信表示,AI推動的創新科技仍是第四季布局主軸,台股具備基本面與資金面雙重支撐,吸引長線資金進駐。回檔即是進場良機。投資人不妨考慮透過00985A參與台灣AI供應鏈成長紅利。 2025/10/19 13:10 財經 股市基金
群聯9月營收月增10%為歷史次高 單月每股賺4.06元、年增11倍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記憶體IC設計大廠群聯電子( 8299)今公佈9月合併營收65.15億元,月成長近10%,年成長達47%,為歷史單月次高。累計今年前9月營收達498.65億元,年增8%,為歷史同期新高。另公布自結9月獲利,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8.43億元,年增高達1121.74%,每股純益(EPS)達4.06元,年增達1094.12%。 2025/10/09 16:35 財經 產業脈動
分析〡AI熱潮推動記憶體與儲存需求爆增 專家卻點出這幾大風險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由於近年來AI浪潮對記憶體與儲存產業的全面推升與供需失衡,也帶動相關族群股價同步大漲,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針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分析,觀察重點包括HBM高占用導致標準型DRAM供給緊俏、DDR4/DDR5價格動態與產能轉移、NAND Flash與SSD在AI推理的架構創新是否會取代HBM、大型買方「包產能」造成供應集中風險,以及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對能源的巨量需求。 2025/10/04 15:32 財經 產業脈動
AI熱潮帶動HBM需求大增! 產能供應瓶頸下可能出現這項替代技術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AI引爆熱潮,也讓記憶體晶片從配角躍升為當紅炸子雞,隨著大模型參數規模與訓練資料量的爆炸式成長,傳統記憶體技術已成為制約算力發揮的瓶頸,而HBM(高頻寬記憶體)憑藉其超高頻寬、低功耗和體積小特性,正成為AI晶片的主流選擇,全球科技巨頭也紛紛將HBM視為戰略要地。 2025/10/03 15:20 財經 科技新知
NAND市況回溫 群聯8月每股賺3.15元年增62倍、已達上季的9成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群聯(8299)因近期達注意股票資訊公布標準,公布2025年8月自結合併營收與獲利,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年增表現。公司表示,此一成長除了顯示NAND儲存市場需求逐步回溫外,也因2024年8月基期較低,使得年增幅度更加顯著。8月每股純益3.15元,不僅較去年同期的0.05元成長62倍,也達第2季單季每股純益3.6元的9成,顯示群聯在非消費型市場(Non-consumer)的布局以及研發投資也持續正面挹注公司獲利。 2025/09/16 16:39 財經 產業脈動
AI推論需求導致硬碟嚴重缺貨 2026年4層式儲存SSD出貨有望趁勢爆發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AI創造的龐大數據量正衝擊全球資料中心儲存設施,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傳統作為海量資料儲存基石的Nearline HDD已出現供應短缺,促使高效能、高成本的SSD逐漸成為市場焦點,特別是大容量的QLC SSD出貨可能於2026年出現爆發性增長。 2025/09/15 20:02 財經 產業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