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斥賴清德曝trouble maker本性 外交部:停止誤導國際視聽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國慶演說未提「兩岸互不隸屬」論述,但喊話期待中國停止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放棄以武力、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引來中國外交部跳腳,稱賴清德老調重彈、歪曲挑戰歷史事實,暴露「戰爭製造者」本性。我外交部晚間呼籲北京當局正視歴史事實,停止扭曲史實,並誤導國際視聽。 2025/10/10 21:27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演說大突破「台灣之盾」 學者評:軟硬並舉新國防外交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在國慶大會揭示,明年台灣的國防預算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2030年前達到5%,將加速打造「台灣之盾」,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洪浦釗解讀,相較蔡英文政府時期強調「不對稱戰力」,賴清德進一步將「防衛韌性」擴大為「全社會防衛體系」。洪認為,賴透過演說展現出「軟硬並舉」的新國防外交,象徵台灣從供應鏈角色走向戰略鏈中心的定位。 2025/10/10 16:29 政治 黨政要聞
分析|賴清德國慶演說挑戰中國敘事權 「不再以衝突表達存在」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表國慶文告,總計提了51次台灣,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各提2次,觸及兩岸關係的篇幅明顯縮水,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洪浦釗解讀,講稿展現出「掌舵者」賴清德的態度不再隨波主流,主動進擊設定航線,兩岸論述語言也升級,不再以衝突表達存在,而是以制度角色塑造空間。 2025/10/10 15:13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國慶演說全文一次看!感謝「鏟子超人」:小小多山的國家何等偉大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迎來中華民國114年國慶日,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力圖集結台灣派、中華民國派「團結反共」,今天上午他出席總統府前舉行的國慶大會盛典,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表談話。他感謝花蓮馬太鞍溪洪災成千上萬投入救災的「鏟子超人」,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台灣小小多山的國家是何等偉大。 2025/10/10 14:59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國慶演說亮點搶先看 靠6股關鍵力帶台灣前行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明天盛大登場,總統賴清德將發表任內第二回國慶文告,此刻的台灣內外部充斥挑戰,從國內政治到美國對等關稅、地緣政治變化,乃至鄰居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祭出「3個80年」論述扭曲我國際地位,均考驗賴政府如何拆招。據了解,賴清德明將向國人說明足以影響台灣未來30年的國政願景藍圖,並揭示擁百萬就業機會的經濟戰略佈局,要帶領全體國人在挑戰中穩健前進。 2025/10/09 21:21 政治 黨政要聞
轟蔣萬安獨裁蔣大話!綠議員送「蔣中正同款」軍裝、輝達顯示卡、巨型支票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今(9)日赴台北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綠營議員聚焦普發現金、輝達台灣總部選址、公館圓環拆除等議題,砲火全開,輪番送上巨型支票、「蔣中正同款」軍裝、輝達顯示卡、「好大喜功」對聯等,砲轟蔣萬安獨裁者、愛吹牛「蔣大話」,呼籲好好反省,尊重民意,並落實「普發現金」主張。 2025/10/09 14:58 政治 首都風雲
前行政院長張俊雄告別式日期曝! 賴清德將親頒褒揚令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行政院前院長張俊雄9月27日辭世,享壽87歲,告別式將於本月11日上午10時於高雄市立殯儀館景行廳舉行。為表彰張俊雄畢生對民主、人權及台灣政治發展的卓越貢獻,總統賴清德將親臨追思會場,親頒褒揚令,讚揚其「畢生奉獻民主改革,堅持理念、不畏艱難,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奠定重要基石」。 2025/10/07 10:40 政治
台外長首登「華沙安全論壇」 林佳龍:台灣準備好跟歐洲共創繁榮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波蘭「華沙安全論壇」2014年創辦迄今,首度邀請台灣外交部長演說,外長林佳龍指出,「信任」是當前全球經濟的一項最珍貴資產,面對威權政權集結及新興安全挑戰,呼籲夥伴在民主盟友信任圈上打造「非紅供應鏈」,攜手再造民主供應鏈。 2025/09/30 12:10 政治 黨政要聞
找美中競逐出路!林佳龍登華沙安全論壇演說 推動台歐緊密合作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晚率團訪問波蘭,將登第12屆「華沙安全論壇」演說,題目為「重塑全球民主供應鏈」,林期盼讓歐洲看見台灣的重要性及貢獻,推動更緊密的台歐合作,協助歐洲實現再工業化的目標,同時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現行國際秩序。 2025/09/28 10:39 政治 黨政要聞
Cheap辣問「國民黨被派系綁架」 候選人齊緩頰:地方重情重義要感念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網紅Cheap(本名鄭才暐)今受邀出席國民黨主席辯論會,提問候選人怎麼處理地方派系「證明國民黨不是派系的附庸?」不過5人都替地方派系緩頰,郝龍斌說大家有誤解、國民黨地方經營久,和民進黨派系分贓不一樣;鄭麗文則說地方派系重情重義,為國民黨出要感念;張亞中說政治本就三教九流,他尊重地方力量;羅智強則說,不能因為經營久就認為被把持;蔡志弘則表示,中央地方意見不同很正常,他會努力完成協商,若達不成共識,民主社會民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2025/09/27 18:02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