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嬰心臟大破洞還染新冠!醫護合力修補搶命 重獲新生歡慶周歲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李姓男嬰出生兩個月時,檢出心房中隔缺損直徑達4公分,造成呼吸窘迫等狀況,還合併肺靜脈與肺高壓,今年7月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急轉直下,經童綜合醫院醫療團隊合作,透過傳統開心手術修補「破洞」小小心臟,並在醫護人員細心照護下,男嬰恢復良好,順利轉出加護病房,歡慶一歲生日,為醫病關係寫下溫馨的一頁。 2025/09/12 18:26 生活 醫藥
石崇良接衛福部長!民眾黨轟:請先向萬華人道歉 大砲醫師讚最佳選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卓內閣大換血,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公布人事調整名單,共有16位閣員調整異動。其中,衛生福利部將由現任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出任部長,現任疾病管制署莊人祥署長擔任常務次長。雖然醫界大多高度認同石崇良擔任衛福部長,經常針砭時事、飆罵前部長邱泰源的大砲醫師蘇一峰也讚石崇良是最好的選擇,不過民眾黨新聞輿論部主任、發言人吳怡萱則點名石崇良「請先向萬華人道歉」! 2025/08/27 14:35 政治
新冠死亡連5周破30例!重症每周破百例 出國旺季感染風險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已經過了高原期,但連續5周仍然每周死亡30多例、重症破百例,處於相對高點,疾病管制署預估這一波新冠流行期至8月初,不過全球新冠疫情呈上升趨勢,正值暑假旅遊旺季,病毒傳播風險增加,民眾如有出遊計畫,建議出遊前儘速接種JN.1疫苗,以獲得保護力。 2025/07/15 14:53 生活 醫藥
新冠死亡39例創今年新高 1歲童咳一天就哮吼、肺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延續,雖呈緩降趨勢,惟仍於高原期,疾病管制署今(6/24)日提醒,新冠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上周新增39例死亡為今年單周新高。上周新冠併發重症個案有一位北部一歲女童,從未接種疫苗,咳嗽隔天就發燒、呼吸急促,就醫檢查有哮吼、肺炎,在加護病房治療後目前轉入一般病房。 2025/06/24 16:12 生活 醫藥
20多歲男染新冠14天亡 上周38死為今年單周新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仍處高原期,上周新增38例死亡為今年單周新高,疾病管制署預估8月2日那周後脫離流行期。上周死亡個案年紀較輕的一位20多歲男性,無特殊潛在疾病,沒打最新疫苗,起初間歇性發燒跟嘔吐,後來肢體無力、嗜睡,診斷為腦炎,不幸在發病2周後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 2025/06/17 18:25 生活 醫藥
新冠特效藥公費年齡不下修 疾管署:疫苗更能預防重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有專家指出因50-64歲新冠重症病例數仍高,新冠高風險族群用藥條件建議下修至50歲,疾管署今日(6/13)回應,統計今年截至6月9日本土新冠併發重症病例,50-64歲共105例,其中近九成(87%)具慢性病史,原本就屬於公費新冠抗病毒藥物的適用對象,國內抗病毒藥物的涵蓋對象範圍足夠。 2025/06/13 15:16 生活 醫藥
新冠疫情升溫!台中醫院開「特別門診」籲3招防疫 這時間恐迎新一波高峰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新冠肺炎持續升溫,衛福部立臺中醫院本周起開設「新冠特別門診」,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加一成以上,就醫的狀況也從過去個人感染轉為家庭中兩人以上群聚感染,根據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將進入疫情高峰期,醫師呼籲民眾,疫情流行期間須落實要打疫苗、要勤洗手、要戴口罩的「防疫三要」,確保自己與家人健康。 2025/06/06 13:12 生活 醫藥
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常人4~17倍 專家:新冠確診「要篩不要猜」!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確診「要篩不要猜」!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由於免疫力低下,較易有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研究顯示,各式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恐是一般人的4至17倍,多個相關團體聯合呼籲高風險族群,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篩檢並就醫,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2025/06/05 17:10 生活 醫藥
遊泰注意!新冠肺炎疫情升溫 2天通報2.8萬起確診病例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泰國境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近期升溫。根據泰媒周三(6/4)報導的最新數據,泰國短短2天內就通報2萬8000多起確診病例。 2025/06/05 10:53 國際 東協萬象
慘!她新冠+B流+黴漿菌一次全中 藥師曝「快篩神物」一次篩完流感新冠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新冠升溫,流感也別輕忽!台中市前議員賴佳微近日發高燒不適,就醫進行三種篩檢竟全中,同時感染新冠、B流和黴漿菌,連護理師都覺得這情況罕見。近來多種病毒發威,藥師游佩雯認為「三合一快篩」相當方便,可一次檢驗包含新冠病毒、A型流感、B型流感三種病毒,不過目前都是醫用等級,「好心廠商趕快從國外申請三合一家用快篩 來台吧!」 2025/06/05 09:17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