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鋒面一波波「雨連下一周」 熱帶擾動估「大迴轉」!首颱成形機率曝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30日)各地晴朗、水氣少,高溫比昨天高。明起變天水氣增,下周日(4日)起鋒面一波波接力來,氣象專家林得恩說,下周共有3道梅雨鋒面「可以叫做梅雨鋒面周」。另,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發展,歐美模式模擬未來將「東北大迴轉」,氣象專家吳德榮說,目前觀測不利成颱條件。 2025/04/30 07:23 生活 知天氣
春季均溫20.4°C創14年來第三冷 梅雨季估雨量正常至偏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時序將進入5月,中央氣象署回顧,今年春季2月到4月天氣偏冷,均溫只有20.4°C,是2011年以來同期第三冷的春天。另外,5月、6月是梅雨季,氣象署預測,今年5月到7月氣溫正常至偏高機會大,而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機會最高。 2025/04/29 11:37 生活 知天氣
梅雨季要來了!首波顯著降雨時間曝 中南部「鋒面前暖區」悶熱34°C↑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明(29、30日)2天各地天氣為晴到多雲,局部地區零星短暫雨,早晚偏涼,中南部高溫可達30°C。周四(5/1)起水氣增多,雲多偶零星雨、感受溫暖悶熱。下周日(4日)鋒面接近,氣象專家林得恩說,「梅雨季,第1波顯著降雨的鋒面!」 2025/04/29 06:41 生活 知天氣
「五月颱」醞釀中?專家:熱帶擾動5/1前後增強 趕在梅雨季來報到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歐美模式觀測,菲律賓東南方有一個熱帶擾動99W正在發展。中央氣象署表示,目前看來確有低壓發展的跡象,5月若有颱風也屬正常。氣象專家林得恩說,「99W,趕在梅雨季來報到!」預計5月1日前後強度繼續增強,初估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2025/04/28 08:40 生活 知天氣
明雨彈掃全台!一周天氣出爐 首波梅雨「這天」報到、今年首颱恐生成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又要變天了!明(28)日又一波鋒面通過台灣,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明起全台都將迎來明顯雨勢,尤其中部以北留意短延時強降雨,周二後天氣再轉乾;須特別注意的是,5月即將迎來梅雨季,預估下周日會有首波梅雨鋒面生成,對台灣天氣影響仍要再觀察。另外,在菲律賓東南方海面有熱帶擾動正在發展,有機會增強為今年首颱。 2025/04/27 17:30 生活 知天氣
本周4變臉!反覆放晴雷雨 勞動節氣天氣曝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本周台灣天氣變化快速。今日鋒面遠離,各地天氣好轉,晴時多雲,氣溫回升,午後山區及東半部偶有零星短暫雨。明天有另一波鋒面移入,中部以北、東半部及南部山區防局部劇烈天氣;29、30日再好轉;5月1日勞動節又一波鋒面接近,午後有局部陣雨。而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則指出:「告別春雨、迎接梅雨!」降雨訊號顯示5/5後就可能有今年第1波梅雨鋒面報到。 2025/04/27 10:02 生活 知天氣
穀雨時節易腹脹、大便黏滯 多吃5食材健脾祛濕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明天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由春生轉入夏長的過渡期心火漸升,中醫師建議可適量食用玫瑰花、陳皮、茉莉花茶來疏肝解鬱,同時濕氣漸盛易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出現食慾不振、腹脹、大便黏滯,可多吃薏仁、茯苓、山藥、扁豆、紅豆等食材健脾祛濕。 2025/04/19 15:11 生活 醫藥
清明養生首重去濕!中醫師推3食材 少喝冰涼含糖飲、糯米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清明時節早晚溫差大、濕度高,不少人出現過敏性鼻炎、濕疹、蕁麻疹、四肢關節痠痛、精神疲倦,中醫師建議,少吃容易引起發炎的食物,如油炸類、辣椒、重口味調味料、加工食品,同時增強脾胃去除濕氣能力,可食用四神湯、薏仁、紅豆等,冰涼含糖飲料和糯米類易阻礙脾胃化濕。 2025/04/04 14:40 生活 醫藥
冬季均溫17.84℃創25年次冷 春季估降雨正常至偏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月邁入尾聲,回顧冬季天氣,平均氣溫僅17.84℃,是2000年以來第二低溫的冬天,降雨量也偏少,降雨日數25.5天,是1951年以來第四少的冬季降雨日數。至於今年3月到5月春季的天氣,氣象署預估,氣溫正常的機率最高,雨量正常至偏少機率最高。 2025/02/25 11:08 生活 知天氣
今年史上最熱!年均溫24.97℃ 2025年Q1雨量正常至偏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今(31)日是2024年最後一天,回顧今年的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不論全球或台灣,今年都是史上最暖的一年,全台年均溫高達24.97℃,年雨量則接近氣候正常值,但分佈不均,春雨、梅雨偏少,反倒夏秋兩季受颱風影響,降雨比較多。氣象署也預估,2025年前3個月氣溫正常機率大,雨量則正常至偏少。 2024/12/31 11:05 生活 知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