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選|太子詐團首腦失蹤恐遭滅口/入秋最冷來了!北台溫降20度以下 【知新聞編輯部/台北報導】每日一推《今日新聞精選》,帶您快速掌握台灣最新社會大小事、財經投資動態、國際情勢脈動、政治政策走向,以及生活消費情報,幫助讀者全面了解正在發生的焦點新聞。 2025/10/26 14:30 生活
有片|國小同學為錢反目!特斯拉男不滿好友討8萬賭債 怒持西瓜刀砍手腳逃逸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新北市林口區仁愛路一段某超商門口,24日凌晨發生砍人案。張姓黑幫成員(22歲)不滿昔日國小同窗追討職棒簽賭欠下的8萬元賭債,相約超商外協商債務,見林姓男子(23歲)現身,涉嫌持西瓜刀朝林男左手、左腳猛砍多刀,見林男躲到超商內求救,張男隨即駕駛特斯拉逃逸,直到1個多小時後才自行到林口分局投案,車上還查獲依托咪酯煙彈等毒品。張男被依殺人未遂、毒品等罪移送,檢察官向新北地院聲押獲准。 2025/10/26 10:02 社會 突發現場
馬太鞍洪災滿月!失蹤者家屬控「資料未公開」害命 內政部急澄清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花蓮光復洪災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157人受傷,迄今仍有5名失聯者未尋獲,其中包括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高銘盛。高的妻子在災後滿月時受訪質疑,專業團隊完成沖刷力道與影響範圍的內部模型,但資料沒有公開,造成佛祖街老百姓不知自己即將被推入鬼門關。內政部對此澄清,9月21日的會議內容均對外發布,並無不公開撤離資訊的情況。 2025/10/24 13:23 政治 黨政要聞
今規模5.0地震超搖!花蓮人收立刻撤離「緊急警報」 堰塞湖最新空拍曝光 【記者陳亮諭、盧麗蓮/綜合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因颱風樺加沙帶來豪雨發生洪災,造成嚴重災情,至今仍在救災,今天(8日)上午花蓮卻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國家級警報大響!堰塞湖最新空拍曝光,監測水位及壩體狀況穩定。花蓮縣府隨後證實此為誤發,撤離簡訊為人員疏失。 2025/10/08 09:19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馬太鞍頭七法會|家屬淚謝特搜隊帶回完整的媽媽 盼政府關注獨居老人防災 【記者陳怡文/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釀花蓮光復鄉18死、6失聯、121傷,今花蓮縣政府舉行罹難者頭七追思功德法會,87歲黃秀女士獨居在家,於神明廳罹難,女兒感恩特搜隊「冒著九死一生」幫媽媽穿3件救生衣,並用20人綁在一起運回完整遺體,但也喊話政府,現在台灣獨居老人非常多,一定要特別關照獨居老人問題。 2025/09/30 16:51 生活
馬太鞍洪災頭七法會|徐榛蔚主祭手帕拭淚 罹難家屬怒轟:只來擺拍 【記者陳怡文/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造成花蓮光復鄉18死、6失聯、121傷,今花蓮縣政府舉行罹難者頭七追思功德法會,有家屬不滿,徐到場卻未先向家屬示意,怒吼「家屬都在後面,感受不到她有來過」都沒有先來後方慰問家屬,一下車就在前面拍一拍。 2025/09/30 14:11 生活
災民疑未獲撤離通知!檢調要查了 花縣府:消防沿路廣播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重大傷亡,有災民質疑沒有撤離通知,檢調及監察院要調查。花蓮縣政府今天表示,全力配合調查,消防局第一時間分組沿路廣播都有錄影。 2025/09/27 17:32 社會 法庭
劉世芳遭爆料!花蓮撤離稱「家門口有水淹過就算了」 內政部斥斷章取義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然而中央地方卻為了權責問題吵翻天。內政部長劉世芳今遭爆料,21日和花蓮縣府、台大專業團隊以及農業部開會時,被稱「如果可以原地撤離,頂多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就算了」。對此,內政部嚴正澄清,稱討論內容聚焦如何判斷和研議撤離的最佳時機,音檔遭斷章取義,刻意製造誤解,令人遺憾。 2025/09/25 20:15 政治 國會攻防
馬太鞍洪災14人未撤罹難!檢調介入調查 內政部、農業部攤牌完整時序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致災,奪走14條人命,搜救人員持續搶救31名失聯者,國民黨花蓮立委傅崐萁第一時間咎責中央,昨天更當面開嗆閣揆卓榮泰,而部分災民則表示未收到任何警報、簡訊提醒,「不是不走,是沒有被通知到」,針對民眾罹難不幸,內政部消防署長蕭煥章表示,花蓮地檢署檢察官已介入調查,如沒有照水災保全、通報計劃執行,後續不論是刑事或行政責任追究,都會有調查。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則說,對中央來說,現在要分秒必爭來救災,救災跟災後復原是首要之務。 2025/09/25 17:08 政治 黨政要聞
網傳堰塞湖又有洪水!林保署堅稱:不會致災 24小時駐山監測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今日網路流傳可能又有一波洪水,經濟部次長賴建信上午主持前進協調所記者會特別澄清為不實訊息,林保署說明目前堰塞湖壩體比原本下切超過104公尺,蓄水量剩原本的15%,應該不會有致災洪水發生,不過仍未解除紅色警戒。 2025/09/25 16:20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