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辜仲立直擊輝達總部3|開箱星艦基地!靠超級電腦體現「黃仁勳靈魂」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5/06 07:15
張翠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迎著加州春日晴朗藍天,沿著101號公路駛入矽谷,輝達(NVIDIA)總部「2788門牌」低調坐落路旁,兩座外型前衛的建物拔地而起,如同《星艦迷航記》中的太空艦,線條俐落、科技感十足,遠觀即令人震撼。玻璃帷幕內,是全球AI創新基地,造價15億美元(約台幣460億元);建築外圍,工程師們正駕駛賓士自駕車反覆繞行測試,畫面科技感十足。

中租集團總裁辜仲立本月初率經營團隊親訪矽谷直擊輝達總部,見到研發基地內部設計。輝達高層在開場介紹就指出:「這座建築,是黃仁勳靈魂的體現。」兩棟主建物分別命名為「奮進號」(Endeavor)與「航行者號」(Voyager),透露出黃仁勳對科幻太空的愛好。他曾在公開訪談時提及對輝達這公司的熱愛,儘管不是每天很快樂,但他每秒都愛輝達。

黃仁勳表示,這兩棟建築設計充滿挑戰,從自然光的引入、到屋頂與空間的恆溫控制,許多設計「幾乎不可能實現」,沒有超級電腦無法蓋成。他自嘲輝達是「最小的大公司」,未來會有更多計畫吸引科技人才加入。(記者蕭文康、張翠蘭、沈君帆、葉志明、吳慧玲/矽谷採訪報導)

輝達總部「航行者號」大樓內部相當寬敞,核心概念是「山巒」,層層疊疊的樓層以及階梯有如山峰綿延。葉志明攝 zoomin
輝達總部「航行者號」大樓內部相當寬敞,核心概念是「山巒」,層層疊疊的樓層以及階梯有如山峰綿延。葉志明攝

【編按:AI應用將深入各行業,開啟新一輪產業革命。《知新聞》規劃「辜仲立矽谷直取AI」專題,獨家報導直擊輝達總部及黃仁勳不藏私AI應用預言。】 

輝達位在加州聖塔克拉拉的總部,獨特造型成矽谷著名的地標之一,平素戒備森嚴,不接受一般訪客參觀,雖無如同GTC大會展示的入口機器人保安,但訪客入內都需先接受身分檢核。

身為AI革命創新重要推手的黃仁勳(Jensen Huang),在月初接待跨國投資基金的雞尾酒會中談及總部在此設立的決定,言語中充滿驕傲與得意。

黃仁勳說:「輝達遍布矽谷的這塊整個區域。我們起初設立公司時,這裡原是矽谷非核心的郊區,沒有人要來這塊地方。現在,因為有了我們,這裡變得超夯。」

黃仁勳4月7日在輝達加州總部會晤創投論壇團隊。吳慧玲攝 zoomin
黃仁勳4月7日在輝達加州總部會晤創投論壇團隊。吳慧玲攝

輝達讓郊區變得超夯

他談到輝達在此蓋了「奮進號」(Endeavor)和「航行者號」 (Voyager)兩座龐大設施 ,不過在這兩棟大樓的對街,輝達園區裡還有很多辦公室建築,「我們還有ABCDFG號大樓。」輝達總部像星艦學院,就如同他最愛科幻影集《星際爭霸戰》(Star Trek,又譯星艦迷航記)劇中機構現實版。

輝達加州總部兩座設施間的標誌建築棚架,讓該園區宛如科幻基地。葉志明攝 zoomin
輝達加州總部兩座設施間的標誌建築棚架,讓該園區宛如科幻基地。葉志明攝
輝達總部兩棟大樓相當吸睛,成為聖塔克拉拉超夯地標。圖左為奮進號,右後方為旅行者號。翻攝輝達官網 zoomin
輝達總部兩棟大樓相當吸睛,成為聖塔克拉拉超夯地標。圖左為奮進號,右後方為旅行者號。翻攝輝達官網

現有兩棟辦公大樓均以科幻經典影集《星際爭霸戰》的星艦太空船為名,而未來新建築將命名為何,勢將成為熱門話題。

輝達已除去了蓋新大樓的其中一項最大阻礙,去年3月曝光的一份向聖克拉拉郡當局所提交文件顯示,輝達向原房東、洛杉磯資產管理公司Preylock Holdings支付略高於3.74億美元(約121億元台幣)的金額,買下了自1998年以來其總部佔據的6塊土地,地上建物包括8棟建築和2座停車場。

輝達總部第一座開放的大樓奮進號外觀。沈君帆攝 zoomin
輝達總部第一座開放的大樓奮進號外觀。沈君帆攝

黃仁勳直言,「事實上,如果沒有超級電腦,這棟建築是不可能建成的」。

他站在「航行者號」大樓的最頂層平台進一步說明:「原因就在於,很多光線來自室外。然而光線進入的地方,熱量就需要散去,所以進入建築的光線量必須恰到好處。」他又說自己喜歡自然光,「這樣一來,眼睛就不會太累。」

整棟航行者號設施就是一個巨大的工作空間,可容納將近3000名員工。根據官方資料,另一棟奮進號則可容納約2500人。

輝達總部兩棟大樓之間的連接露天走廊。蕭文康攝 zoomin
輝達總部兩棟大樓之間的連接露天走廊。蕭文康攝

沒有超級電腦蓋不成星艦大樓

輝達總部旅行者號大樓玻璃帷幕牆映照的戶外露天結構「棚架」,除了有標誌性的三角形,還架設了兼具儲電和遮蔭功能的太陽能板。吳慧玲攝 zoomin
輝達總部旅行者號大樓玻璃帷幕牆映照的戶外露天結構「棚架」,除了有標誌性的三角形,還架設了兼具儲電和遮蔭功能的太陽能板。吳慧玲攝

輝達總部的第二座大樓「航行者號」佔地75萬平方英呎(6.96公頃),比園區第一座辦公大樓「奮進號」的50萬平方英呎(4.64公頃),足足大了40%。

兩棟建築之間由戶外公園和空中走廊連接起來,員工要到另一處設施開會或處理公務走路不消2分鐘。

總部兩座大樓之間連通的空中走廊,設有暱稱「鳥巢」的圓形空間,供員工開會或休憩。沈君帆攝 zoomin
總部兩座大樓之間連通的空中走廊,設有暱稱「鳥巢」的圓形空間,供員工開會或休憩。沈君帆攝

黃仁勳要打造員工能交流的總部

輝達人員在領著《知新聞》在內的參訪團隊一路從「奮進號」大樓走向「航行者號」 途中,沿路介紹總部設計概念,並透露當初建築師聽取黃仁勳的想法後,把其概念體現為現在的總部設計。

為輝達總部大樓操刀設計的Gensler首席建築師柯浩(Hao Ko)曾透露,黃仁勳一開始就問:「你準備好尋找我的靈魂了嗎?」柯浩後來在接受《華爾街日報》(WSJ)專訪時也提到,黃仁勳「對於總部大樓的設計非常、非常投入」。

柯浩指出,「對於輝達人來說,晶片設計就是關於連結。他們要做到在矽晶圓傳輸資訊,就是先設計好連接」。輝達高層認為最適合連接員工的佈局方案為開放辦公室,最理想的協作方式就是讓每個人都聚集在同一個房間裡工作、交流和討論。

也因此,屋頂的造型設計有助於減少噪音。整個結構是多面形,如此一來,聲音反射時不會傳回給員工,而是反射到其他地方。加上屋頂裝了吸音絕緣材料,所以噪音會被吸收掉。

黃仁勳曾在總部「航行者號」大樓核心「山巒」後方的開闊空間,對全公司發表演講。沈君帆攝 zoomin
黃仁勳曾在總部「航行者號」大樓核心「山巒」後方的開闊空間,對全公司發表演講。沈君帆攝

處處可見三角形

總部裡裡外外都看得到三角形設計,這實際上反映了輝達的起源:圖形處理器(GPU)。

3D圖形世界所有物件都是由小三角形所構成,因此三角形在輝達總部無所不在,從窗戶到走道,到這個波狀結構都可看到。總計兩棟大樓共有511個三角形天窗。

總部處處可見三角形設計的巧思,連天花板也不放過。葉志明攝 zoomin
總部處處可見三角形設計的巧思,連天花板也不放過。葉志明攝

使用數位孿生模擬設計

輝達利用讓其市值達到近2.8兆美元(約87兆台幣,截至5月2日)的晶片,定制了一款協助設計總部大樓的軟體,使用大量的視覺化工具優化照進來的陽光。

作為公司關鍵技術之一,輝達在建築設計階段使用了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在實際構建之前先進行模擬。建築師製造的3D渲染圖可以提供非常逼真的視覺效果,但無論再怎麼逼真,仍是想像的模擬圖。

透過輝達的晶片來設計,例如模擬陽光如何通過天窗照射進入室內,出現的效果幾乎與實際化一致。

輝達總部航行者號大樓內,以象徵「山谷」的天井設計,隔開核心的「山巒」深色開放空間(右),以及白色的私人辦公室區域(左)。張翠蘭攝 zoomin
輝達總部航行者號大樓內,以象徵「山谷」的天井設計,隔開核心的「山巒」深色開放空間(右),以及白色的私人辦公室區域(左)。張翠蘭攝
航行者號大樓內有大量的共享區域;圖為一樓的座位區。張翠蘭攝 zoomin
航行者號大樓內有大量的共享區域;圖為一樓的座位區。張翠蘭攝

綠化平衡科技感

兩棟設施裡有辦公空間和研發前瞻科技的實驗室,而平衡這些科技感的就是隨處可見綠化植物。

走進航行者號大門,首先印入眼簾是鬱鬱蔥蔥的巨大植物牆,令人第一時間忘卻這裡是以顯示卡起家的科技大廠;在這棟大樓裡有超過1萬4000棵植物。

而在奮進號裡,更有寬80英尺(約24.4公尺)的活植物牆。

奮進號大樓設有巨型活植物牆。沈君帆攝 zoomin
奮進號大樓設有巨型活植物牆。沈君帆攝
一踏進輝達總部「航行者號」大門,整面植物牆立即印入眼簾。沈君帆攝 zoomin
一踏進輝達總部「航行者號」大門,整面植物牆立即印入眼簾。沈君帆攝
航行者號入口處翠綠的植物牆。蕭文康攝 zoomin
航行者號入口處翠綠的植物牆。蕭文康攝

兩大樓核心各具特色

奮進號大樓的核心是入口處區域,最多人走動的區域也設置在此處,包括接待區、會議室、咖啡休息處。

而在航行者號大樓核心則是象徵「山巒」的深色開放空間,大門入口處的接待區就是「基地營」,層層交錯的樓層以及階梯有如山峰綿延,光是在這棟大樓就有19座樓梯。大樓內部再以象徵「山谷」的天井設計,隔開深色開放空間「山巒」以及白色的私人辦公室區域。

如此巧思形成各具特色的風格,奮進號大樓感覺內向而聚焦,而航行者號大樓則開闊且敞亮。

航行者號入口處的接待區就是「基地營」。張翠蘭攝 zoomin
航行者號入口處的接待區就是「基地營」。張翠蘭攝
輝達總部奮進號大樓入口處區域。葉志明攝 zoomin
輝達總部奮進號大樓入口處區域。葉志明攝

下一座大樓用AI打造

在黃仁勳的預告下,下一座太空船造型辦公大樓勢必出現。

輝達總部專案暨設計經理達格倫(Jack Dahlgren)曾透露,未來輝達總部新大樓的建設過程,無疑AI(人工智慧)將會是得力助手,藉以擴展設計規劃能力。

 

相關新聞:

辜仲立直擊輝達總部1|跨界對話黃仁勳 10國資本19兆資金關注AI

辜仲立直擊輝達2|黃仁勳曝AI密技 找豬排靠「深度研究」秒變專家

辜仲立直擊輝達總部4|千萬工程師日常 黃仁勳揭密:一周2天人最爆

辜仲立揭密|5個月敲定黃仁勳 AI啟動19兆跨國資本生態系

辜仲立直擊輝達5|黃仁勳7大全球戰略 主權AI跨界布局焦點

一刀未剪|輝達CEO黃仁勳:下一代用電腦不打字 11分鐘金句

輝達星艦來了!黃仁勳親證:COMPUTEX給驚喜 台灣基地海選出爐

小辭典|AI世代必看 速讀10大關鍵字掌握未來

入夜後的輝達總部。張翠蘭攝 zoomin
入夜後的輝達總部。張翠蘭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輝達 # 黃仁勳 # 星際爭霸戰 # 辜仲立 # 中租 # 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