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早盤猛升0.4%卻瞬間熄火 背後關鍵力量曝光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台灣央行上周承諾避免操縱匯率的聲明,引發對台幣升值押注並帶動今開盤後兌美元一度升值0.4%,但外資股市賣超的疑慮更勝一籌,台幣很快就回吐近3周來最大漲幅。
外資上周五賣超金額創近3個月新高 抹去今年來全部淨買超
今早台幣兌美元一度升值多達0.4%,創10月28日以來最大盤中漲幅,但隨後很快就回落至幾乎持平。
根據上周五公布的聯合聲明,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同意避免為取得不當競爭優勢而干預匯率或國際貨幣體系。雖然這使台幣在第一時間跳升,但漲幅很快就完全消失,原因是外資恐將持續賣超台股。
巴克萊(Barclays)新加坡策略師Lemon Zhang表示:「台幣之所以回吐漲幅,主要是因為股市資金外流。作為區內的融資貨幣,台幣面臨壓力,若沒有美元大幅走弱,我們預期其後續漲勢會受限。」
彭博彙整的資料顯示,外資上周五賣超台股金額創近3個月來新高,並抹去今年以來的所有淨買超。
今年以來,台幣兌美元已升值逾5%,是僅次於馬元的亞洲第2強勢貨幣。台幣5月大漲近7%,為1980年代以來最大單月升幅,當時市場猜測當局可能允許升值以協助台灣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台美雙方也同意,公共投資工具(如退休基金)應以風險調整後報酬與分散化為主要目的進行海外投資,而非用來操縱匯率;外匯市場干預僅應用於抑制過度波動或無序變動。
此外,台灣央行將至少每季公布外匯干預操作,比目前半年公布1次更加頻繁。
與美方的聯合聲明並非台灣獨有,包括南韓、泰國與日本在內的其他亞洲國家,近月也發布了類似聲明。
出口商拋匯
根據3名交易員對彭博表示,台美聯合聲明促使出口商在台幣開盤時拋售美元,使台幣走升。不過,他們補充,公股銀積極買進美元以調節市場流動性。
隨後部分進口商也加入公股銀買匯,使新台幣匯價波動加劇。由於未獲授權公開發言,這些交易員要求匿名。
瑞銀(UBS)策略師表示,市場對台美協議的反應不太可能像5月時那麼激烈,因為這次聲明與美國財政部近期對其他國家的發布內容相似。正常的干預也可能包括雙向平抑。
瑞銀由Rohit Arora領導的策略團隊在報告中寫道:「短期市場焦點會放在平滑波動,我們認為這並非根本性的改變。」
瑞銀預估美元兌台幣將在2025年底落在30,並在2026年上半年回到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