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今又規模5.5地震 日本政府緊急開記者會說明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十島村惡石島今天(7/3)下午4時13分(台灣時間下午3時13分)發生史上最大的規模5.5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島上惡石島學園師生嚇得緊急避難,日本氣象廳表示這起地震無引發海嘯之虞,且島上也未傳出災情,不過,村長表示已在檢討讓全島80名居民到外地避難。

有鑒於日本漫畫家龍樹諒預言「日本今年7月將有大災難」,日本政府除立刻在首相官邸成立危機管理中心掌握吐噶喇列島地震災情,並由日本政府發言人、官房長官林芳正臨時舉行記者會,強調中央政府會持續關心島上災情,並和地方政府緊密合作採取對策,並呼籲當地居民透過電視、收音機和網路掌握避難情報。
吐噶喇列島從上月21日以來地震頻傳,到今天下午4時累計已觀測到1030次震度1以上地震,比2023年9月在15天內觀測到346次群震,和2021年12月在26天內觀測到308次群震,要多上許多。
島上居民表示,下午的規模5.5地震「搖了20秒以上,搖了很久,感覺混合上下搖、左右搖。身邊的人都被地震嚇到蹲了下來,但島上地震已經持續好幾天,大家都累了。」
日本氣象廳昨天在記者會上坦言:「我們不知道地震何時結束、何時才會緩和下來,有鑒於當地過去曾觀測到規模5以上的地震發生,呼籲民眾近日應提防類似規模的地震發生。」此外,還應提防地震或下雨引發落石或山崩等災情。
究竟吐噶喇列島地震頻傳,是否代表南海海槽大地震即將發生?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名譽教授笠原順三指出,吐噶喇列島地震跟南海海槽沒有直接關係,但若影響到九州的話可能會影響南海海槽。
笠原教授表示,最近的吐噶喇列島地震發生原因跟過去一樣,都是地底岩漿上升引發的群震,發生時間本來就比較長,偶爾會有較大的地震發生,這次的群震不僅次數多,規模較大的地震也出現得比較頻繁,且震源深度從一開始的20公里,到昨天下午出現震源深度僅1公里的地震,顯示岩漿已經到達海底附近,有可能會發生海底火山爆發,對在海上航行的船隻構成危險。
相關新聞
周末精選|漫畫預言7月5日將有巨大海嘯侵襲日本 嚇跑台灣、香港遊客日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