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長林宜敬:5大政策工具建構台灣AI生態系 扶植新創走創業第一哩路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各國競相投入人工智慧(AI)領域,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今(5)日在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專題論壇上表示,科技的創新、突破與發展,必須來自民間企業自由且公平的競爭,政府則應扮演支持及引導的角色,而非「自己跳下去做」。林宜敬指出,無論是美國的ChatGPT、Gemini或是中國的DeepSeek、通義千問等AI模型,都是民間企業的成果,證明了軟體產業需要具備極大的靈活度,而數發部透過5大政策工具,協助AI產業發展,逐步建構台灣AI生態系。
數發部啟動五大政策工具 協助建構台灣AI生態系
林宜敬說明,政府的職責是為產業打造良好的生態系。因此,數發部透過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資金等五大政策工具,目標是協助AI產業發展,逐步建構完整的台灣AI生態系。林宜敬以創業經驗分享,在AI時代,高昂的硬體成本成為新創團隊的巨大門檻。因此,數發部提供免費算力,扶植新創團隊走上AI創業的第一哩路,協助其進行初步成果驗證,降低創業風險。
開放資料、人才指引與行銷媒合 強化在地優勢
在其他政策工具方面,數發部採取以下措施:
📌資料:積極開放政府擁有著作權的資料,供新創團隊使用高品質的訓練素材,讓AI模型具備在地特色與優勢。
📌人才:訂定AI產業人才認定指引,定義應用、開發與研發等3種AI人才的專業與職責,作為企業與訓練機構的依循標準。
📌行銷:針對克服算力、資料、人才挑戰後開發出產品的新創公司,透過舉辦媒合會,串連AI解決方案供應方與需求方,協助創造實質商機。
爭取百億國發基金 扶植潛力 AI 新創企業成長
林宜敬強調,當企業發展到上市或拓展國際市場階段,資金需求至關重要。數發部為此推動「加強投資AI新創實施方案」,成功爭取國發基金新臺幣100億元,專門投資AI新創產業,以扶植有潛力的企業成長茁壯。
林宜敬總結,台灣各產業都有特殊需求,許多痛點都能透過AI解決,如長照機構導入AI協助記錄與管理可提升效率。他承諾,政府將持續營造有利於AI產業發展的環境,協助產業創新與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