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居家托育訪視指引上路一年!北市狀況外? 綠委促全國總體檢

生活 醫藥
2025/05/21 19:39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剴剴案」發生後,衛福部去年5月1日施行「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訪視工作指引」,針對特殊需求兒童增加訪視至少6次,台北市府卻在今年5月新聞稿中表示「中央尚未將一年六訪、三方共訪入法或決議」,引發立委劉建國質疑,究竟台北市公然造謠?還是狀況外?要求衛福部一個月內召集全國各縣市,總體檢家外安置訪視制度。

衛福部去年5月1日施行「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訪視工作指引」,立委劉建國質疑北市府狀況外。委員辦公室提供 zoomin
衛福部去年5月1日施行「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訪視工作指引」,立委劉建國質疑北市府狀況外。委員辦公室提供

北市府稱中央未將一年6訪入法

立委劉建國今日(5/21)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指出,台北市在今年5月13日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中央尚未將一年六訪、三方共訪入法或決議」,實則衛福部早在2024年4月30日即已函文,全國各地方政府需依照《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訪視工作指引》規定,針對特定情形每年至少訪視6次,並視狀況增加次數。

「這是台北市公然造謠?還是完全狀況外?」劉建國質疑,類似台北市的誤導性說法是否也發生在新北市等其他縣市?是否連中央的指引,各縣市都未確實了解與執行?

對此,劉建國要求衛福部立即與台北市澄清溝通,並責成一個月內召集全國各縣市,就家外安置訪視制度進行總體檢,全面檢視各地是否有落實「一年六訪」規定、是否具備足夠訪視人力與量能,以及訪視制度是否流於形式,無法及早發現高風險危機。

居家托育訪視指引已上路一年

衛福部今日再度請各縣市落實居家托育服務分級訪視,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剴剴案事件發生後,即邀集地方政府召開檢討會議,並於2024年4月30日訂定、5月1日施行「直轄市、縣(市)政府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訪視工作指引」,強化居家托育管理機制,規範居家托育之分級訪視與輔導,採不預約及安排不同時段訪視。

針對具特殊需求,如發展遲緩兒童、出養童、家外安置兒童、所收任一兒童疑有照顧風險或持續受傷情形,增加訪視次數至少6次,特殊情形可再增加訪視次數,倘發現兒童疑似遭不當對待,應依法通報。

訂定辨識不當對待風險指標

前開指引同時訂定辨識不當對待風險指標,供訪輔員訪視重點觀察,提升其專業敏感度;且2024年已完成調訓全國各地方政府承辦人員59名、居托中心65名督導、390名訪輔員及37名收出養媒合機構社工,共551人完訓,並列入常態性訓練。

張美美表示,衛福部為協助訪視輔導員暨督導人力穩定留任,已自2024年10月起針對全國各地方政府共71處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之訪輔員及督導加薪3,000元,並補助專案人力1~2人,協助行政庶務工作,以利訪輔員專注於訪視工作,提升服務效能及品質,共補助各地方政府共491名人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居家托育 # 訪視 # 剴剴案